百岁老人的生活智慧

——在时光褶皱里寻找自在

□见习记者 刘佳莹

在山东新泰一座青砖灰瓦的老宅里,出生于1921年的耿老太对着手机镜头举起温热的酒盅,眼角笑出细密的皱纹:“我都赚到104岁啦!”这段由叔辈孙子李成振拍摄的日常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引发超2万条热议。

每天早上八点耿老太才缓缓拉开窗帘。九点整的“早午饭”桌前,一根胡萝卜永远占据固定位置。“每天啃根胡萝卜,比吃药丸子管用。”老人咀嚼着脆甜的根茎,这个习惯已坚持多年。她笑称这是田间劳作时养成的“土方子”——既能当水果解渴,又能让肠胃“顺顺溜溜”。

李成振向记者透露,老人的食量之大令人惊叹,一顿饭竟能吃下14个包子。她对食物的喜好也颇为与众不同,餐后甜点永远限定为两个煤炉烤制的红薯。当焦糖色的薯皮下淌出蜜汁时,她总是一边剥皮一边念叨:“当年收完麦子,在地头烤红薯就是最好的犒劳。”这种源自农耕时代的饮食记忆,在李成振的视频中化作了独特的“吃播”画面,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围观和点赞。

面对李成振偶尔的打趣,说她的养生方法与专家建议背道而驰时,老太太总是把眼睛笑成月牙状,豁达地说:“我都赚到104岁啦,多抽一口多喝一盅都是白饶的!”尽管老人餐餐都少不了酒,但她却很有节制,每次只抿一小盅温热的酒。

如今,耿老太的三个女儿都已年逾古稀,最大的已80多岁,最小的也将近70岁,她们自身的精力已大不如前,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悉心照料母亲。幸好,孙辈中的李成振成为了老人晚年最贴心的陪伴。每当看到李成振忙前忙后地为她端茶递水,老人总是满心欢喜,紧紧拉着他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嘴里念叨着:“成振啊,你比亲孙子还要亲呢!”

老人的知足常乐、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李成振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老人的日常点滴后,很快就吸引了近27万粉丝的关注。

如今老人的“日常生活”已成网友的定点守候,在这位世纪老人身上,人们读懂:所谓的养生之道,是不刻意遵循某种规则,而是将每个平凡日子都过得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