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北京市要在上百个街道建设适老化改造样板间,首批9个样板间将在3月底前投用。如今,适老化改造已不再是装扶手、拆门槛那么简单,而是以巧思让老年人身体、心理都舒适。
适老化设计前先入户评估
位于天通苑三区街心花园7号的样板间适老化设计从门口的小换鞋凳就开始了。
“它不能太低,太低老人坐下去容易起不来。”设计该样板间的天坛家具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树胜说。家里两位老人身高不一样怎么办?为此,每个换鞋凳上会放一个较厚的垫子,个高的老人可以垫着厚垫换鞋。不仅如此,换鞋凳两侧特意高出来10厘米,增加了扶手,方便老人站起时支撑。
“适老化改造需量身定制。设计方案前得先入户评估,设计师和健康咨询师一起完成。”张树胜介绍,这既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跌倒风险,也检查房子有哪些风险,设计时要重点予以解决。
隐形扶手照顾老人感受
很多人以为的适老化改造,是在墙上安装明显的扶手。在设计人员看来,这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感受。
去年,甘家口街道三里河路9号院的住建部社区养老驿站把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不同场景融入适老化改造样板间中,过去装在墙上的很多扶手不见了,换成了一排柜子。“扶手多了,会暗示老年人‘你老了’,老人看到心情反而不舒服。”该样板间建设总负责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郝学解释。这排柜子大约85厘米高,正是扶手的高度,相当于隐形扶手。
新工艺新产品解适老难题
小小样板间,也是汇聚各种最新理念、工艺、产品的舞台。
三里河样板间的卧室中,床头柜藏玄机,里面装着一台空气净化器。整合在一起是考虑到老人卧室空间有限,地上摆放太多东西容易磕碰。
天通苑样板间墙上,一个瓷碗般的白色传感器使用了跟自动驾驶汽车相同的技术——毫米波雷达。它可以监测老年人有没有摔倒,有没有正常起床。
规模化助改造成本下降
“北京建设适老化样板间,既方便老年人就近体验,也能集合各种适老化产品,培育产业生态,规模化降低成本。”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去年,该市成立了适老化改造产业联盟,围绕优秀设计方案形成从产品销售、改造施工到家政等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供给,以高品质、规模化供给降低老年人家庭改造成本。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