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老年大学沦为牟利“推销场”

□季萌

新闻事件:卖课、卖相机、卖药、卖保健品……一些不良商家盯上了老年教育这块“香饽饽”,以“办老年大学”为幌子,打着“免费体验”“名师授课”的旗号,将推销课程包装成“学习机会”,诱导老年人掏钱购买高价课程,掉入消费陷阱。(2月15日 本报一版)

不良商家将老年大学变成推销场,将老年人视为“摇钱树”,不仅严重扰乱老年教育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经济权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养老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要让老年大学回归本真,有关部门有必要形成合力,开展一次“起底式”排查,下大力气整治。

一方面,打蛇打七寸,监管部门应严格从源头上遏制不良商家牟利冲动,加强对老年教育机构的审核与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办学、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并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对老年人开展警示提醒教育。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除了以立法的方式保驾护航,还应适时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扩大公办老年大学规模,让更多老年人能享受到优质、公益的教育资源,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此外,社会有关方面也应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专题讲座等多形式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作为子女也应多关心老人的学习生活,不妨多一些沟通,了解其所需,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辨假防假能力。唯如此,才能还老年大学一方净土,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书写“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