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年人陪伴式消费调查发布

逾五成老年人感到陪伴缺失

近日,广州市消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广州市老年人陪伴式消费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广州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陪伴缺失,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55周岁及以上的银发群体及其家人,多维度分析了广州市老年人陪伴式消费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老年人平均月收入达5635.11元,然而,尽管他们“有钱有闲”,但约51%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仍感到陪伴缺失。

为了填补这一情感空缺,广州市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种陪伴式消费活动。他们热衷于参加社区活动、种植花草、刷短视频、与朋友聚会以及参加文化课程等。其中,旅游、朋友聚会、饲养宠物和种植花草成为他们花费最多的前四项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孤独感。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在保健品推销会或养生体验店购买保健品的行为较为普遍。调查发现,逾六成购买过保健品的老年消费者中,有62%是通过这些渠道购买的。销售人员经常上门或电话问候、提供一对一的保健服务以及送货上门且陪聊天或做家务等行为,正好填补了老年人的陪伴缺失,成为他们愿意在这些地方购买保健品的主要原因。

此外,老年人在陪诊服务和线上社交交友平台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尽管陪诊服务在广州尚未普及,但46%的受访者表示在家人工作太忙或请假成本太高时会使用陪诊服务。同时,28%的受访者表示有通过线上社交交友平台进行交友,且消费比例较高。

针对老年人陪伴式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广州市消委会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建议在立法层面明确在大额消费、预付式消费、自动续费等高风险领域,增设短信、电话或者书面形式通知等确认环节,确保老年人在进行上述消费前得到子女或监护人的知情与认可。这一建议旨在从制度层面为老年人消费权益构筑“防护网”,推动银发消费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广州市消委会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丰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家人的关注也是防止老人上当受骗的重要一环。马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