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英
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走向世界”,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形成了一贯重视文教和人才培养的深沉历史积淀。我国汉代就建立了太学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国家教育机构,宋代出现了四大书院这类地方教育组织,有《大学》这样的专著论述成年人的修身治国之道。清末维新变法以来,我国开始仿照外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建立现代大学。经过艰辛实践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史的厚重文化底蕴,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借助国际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发展高等教育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下,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对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