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用上好中药,国家有新部署

让百姓用上好中药,国家作出新部署!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此次发文是近年来首次专门就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作出系统部署,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破难题、促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把好“源头关”

药材好,药才好。加强药用野生动植物物种就地和迁地保护,突破一批珍稀中药资源的繁育、仿生、替代技术……针对中药材需求增加而珍稀中药资源人工繁育难的矛盾,文件推出系列举措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文件从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等方面“补短板”“拓思路”:推动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依托符合条件的林场发展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研究制定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一系列实招,从源头保障中药质量。

破解“伪、劣、贵”

《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23)》显示,我国中药饮片总体质量状况良好。但同时,中药材市场上仍存在掺伪、价格剧烈波动等现象。对流通环节乱象说“不”!文件作出全面部署:加大对线上线下销售中药材的质量监管力度,坚决查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违规违法行为;完善中药材价格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郭兰萍认为,这一政策“组合拳”将有利于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完善“全链条”

当前,我国中药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较慢、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产业格局的提升。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健全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加强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培育中国知名中药商标品牌……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认为,文件从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中药制造品质、做优中药品种、打造中药品牌等方面提出系列举措,将为“造好药”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

推动“用好药”

文件提出,开发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大模型,促进人用经验向临床证据转化;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路径,健全临床应用指南规范,有序推动评价结果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协调联动;优化中药集中采购、招标采购政策,实现优质优价。

让好药新药更快上市、更规范使用,相关举措也“安排上了”: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特殊环境疾病等,推出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进一步加快中药新药上市……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