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多元,吃两顿大餐,包下一个场地,和老友欢度一整天的快乐时光,这样的退休生活方式,您向往吗?一种被称为“百元一日聚”的业态在上海盛行,以高性价比为特色,吸引了众多老人光顾。
从门可罗雀到“客流之王”
在上海徐汇区宜山路光启城4楼的“馨乐汇一日聚”,每到工作日午休时间便座无虚席,清一色的老年顾客在此欢聚一堂。这家门店不仅提供两顿丰盛的套餐,还允许老人留下聊天打牌,甚至免费唱歌,整个服务流程长达10小时,仅需支付100元出头。馨乐汇的负责人鱼晓辉表示,这一商业模式迅速在市场打响,目前已开设和正在筹备的门店有5家,会员超4万人。
65岁的老李组织了一场“赤膊兄弟”聚会,与几十年的老邻居、老朋友、老同学重温旧梦;宣老太则组织了一场大型老年网友聚会,她感慨于价格实惠,希望商家不要倒闭;84岁的退休老师李女士,在这里找到了社交的乐趣,笑到合不拢嘴。老人们在这里不仅享受美食,更享受与老友相聚的温馨时光。
商业逻辑是薄利多销
面对老人们最感困惑的盈利问题,鱼晓辉坦言,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通过套餐预订,精准计算食材,降低成本;同时,中午到晚餐时段本是餐饮企业的闲置时间,服务老人没有增加太多成本。老人们感受到实惠后,又成为“自来水”,获客成本极大降低,复购率在50%以上。因此,薄利多销,保持微利,就能实现盈利。
消费场景讲究适老化
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李勇表示,对于许多正面临转型压力的线下实体商来说,投身养老服务、银发产业大有可为。但养老产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地方,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与决心,以细水长流的深耕心态服务好老年人,才能收获市场的信赖。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指出,老年人“一日聚”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此种业态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服务,完全贴合老年人的需求。除了餐饮企业转型老年人“一日聚”,一些酒店、度假村也开始拥抱老年产业,进行适老化转型。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牵头作用,建立老年人专门店,引入各种专门为老年人定制的商业项目、消费场景,实现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质量发展。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