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镭记者张宇驰摄)11日,首届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闭幕式,在哈尔滨花旗饭店举行,为这次为期5天、包含3个比赛日的体育竞技和多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大型赛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赛会,在全部5个大项27个小项中,中国队仅取得其中6个项目的冠军,在冰球赛场上还遭遇0比35的惨败,单论比赛成绩,中国队输了。但实际上,通过与冬季运动强国的比赛交流,获益更多的其实是中国队。不仅如此,在竞技体育之外,作为本届赛会举办地的黑龙江哈尔滨,收获更是全方位的。 A 与高手过招受益匪浅 如果翻看中俄两国在历届冬奥会上的表现,你就会发现,此次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上中俄两队的成绩对比,正是两国冬季运动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中国队在历届冬奥会上取得的金牌总数是12枚,而俄罗斯队仅在索契冬奥会一届比赛上就收获了13枚金牌;中国队获得的冬奥会金牌集中在短道速滑(9枚)、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以上各1枚)这四个项目上,而俄罗斯队则几乎在所有项目上都具有一定竞争力。再看本届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中国队的6项冠军中,短道速滑占了3项,速度滑冰2项,花样滑冰1项,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而俄罗斯队则是全面开花。 在奥运领域,有这样一个词叫“东道主红利”,指的是历届夏季、冬季奥运会的东道主,都会借助举办奥运会,在体育竞技水平上获得提高,例如借助举办伦敦奥运会,英国在伦敦、里约两届奥运会都取得了好成绩。作为2022年冬奥会东道主的我国,同样希望在巩固现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在其他项目上也能有所突破。但是,“东道主红利”绝不是某国成为了东道主,金牌就会自然计入该国的“账户”,关键还在于科研、训练水平的全面提升。要把“东道主红利”转化为成绩,加大资金投入是必然的,但经验和方法往往是花钱买不来的。 本届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的一大亮点,是在比赛期间加入了混合训练、研讨会等交流环节,其目的就是让两国运动员、教练员全方位学习对方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于中国队的弱势项目来说,这样的机会是一般的比赛所没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冰球赛场上,3天3场比赛,第一场中国队0比35惨败,但经过交流学习,后两场的比分分别是0比10和0比14,虽然仍称得上惨败,但体现出了进步。无怪乎前中国冰球男队主教练王金刚这样说:“这样的比赛多打几场,这批队员至少能提高一个档次。” B 全方位 展示龙江魅力 “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哈尔滨,我感到特别高兴。这里很美,这里的人也都很友善,希望以后能经常来这里。”16岁的俄罗斯短道速滑运动员安娜说。 正如安娜所言,此次来到冰城参赛的俄罗斯青少年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也充分感受着中国文化和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魅力。赛会期间,组委会为这些小客人安排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从书法、民乐、茶艺等中国文化体验,到参观哈尔滨市的城市风貌,再到走进学校与中国孩子近距离交流……这些活动无疑让这些俄罗斯孩子增进了对中国、对哈尔滨的了解,在两国青少年之间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体育搭台,文化、经贸唱戏”,近几年,以体育交流为媒介增进中俄两国全方位合作关系的例子,在我省比比皆是:2014年的“中国黑龙江-俄罗斯·贝加尔湖汽车自驾游集结赛”、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举办三届的“中俄橡皮艇拉力赛”……而此次中俄青少年冬季运动会,更是把两国的体育交流扩展到青少年中,让中俄传统友谊在年青一代中更好地延续。而通过这种方式,国务院“一带一路”的战略和我省政府“龙江丝路带”建设也得以更好地落实。 据悉,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这个冬天里,中俄两国还将举办“2017中俄新年登高活动”、“中俄界江美丽之冰冰球友谊赛”、“中俄少年儿童雪地足球赛”等一系列体育交流活动,进一步以体育为媒介,增进两国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