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涛摄
本报记者仲亮李威兵文/摄 哈尔滨,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很多街路、公园、广场因英雄而得名。一曼街、兆麟街、靖宇公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这座城市不屈不挠抗争历史的见证。时值早春,冰雪消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记者走访了这些与英雄有关的公园和街路,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随之在眼前浮现。 兆麟公园 民族英雄安葬百年古园 始建于1906年的兆麟公园,从最初的“董事会花园”先后更名为“特别市公园”、“道里公园”,1946年因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安葬于此,改名“兆麟公园”。 据兆麟公园副主任苏国林介绍,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将军在水道街(今兆麟街)遭特务暗杀,噩耗传来,广大群众悲痛万分。3月24日,数十万人在道里公园举行了隆重公祭和安葬仪式,于公园北侧建烈士墓和墓塔,并将公园改名为兆麟公园。8月15日,人民群众为李兆麟将军建立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镌刻着“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11个金色大字,下面镶嵌的铜板上镌刻着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撰写的碑文。 兆麟公园是百年古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李兆麟将军墓、安重根纪念馆等10处文物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建筑。2008年起,公园免费开放。 尚志公园 由尚志市采来标志石 尚志公园原名香坊公园,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正式更名为尚志公园,并塑造一座高5米、基座3米的赵尚志铜铸全身像,基座上写着“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的鎏金大字,碑文和题词均由抗联老战士题写。为追溯历史渊源,公园从尚志市采集一块大型花岗岩石,作为标志石。 一曼公园烈士就义50周年建园 建于1986年,赵一曼就义50周年,哈市在一曼街三角地修建了赵一曼烈士半身铜像,这片3000多平方米的三角地被命名为一曼公园。2002年,一曼公园落成一组名为“英雄魂”的雕塑,标志着哈尔滨第一个人文景观艺术走廊建成。 靖宇公园14根石柱寓意14年抗战 在南二十道街上,有一片幽静、绿色的所在,这就是以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名字命名的靖宇公园。据《道外区志》记载,靖宇公园是道外区第一个公园,始建于1917年,当时叫东四家子公园,1919年改为滨江公园。哈尔滨解放后,重新命名为靖宇公园。 记者在靖宇公园看到,公园西南角是以杨靖宇将军雕像为中心的纪念广场,他的帽子和大衣被寒风吹起,左手紧握别在腰带上的枪,气宇轩昂,英姿如生。走进公园,你会看到由14根石柱围合而成的圆形广场——和平广场。左右两侧石柱上镶着青锡铜雕刻的碑文,记录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14年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斗争事迹。 据靖宇公园的负责人袁凤祥介绍,14根石柱代表东北抗战14年的历史,每组石柱上镶嵌着紫铜浮雕花饰,花环中的火凤凰象征着牺牲的烈士如凤凰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 长青公园 依塔而建的公祭场所 走在南极街上,一座青石的纪念塔出现在视野中,这就是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这座纪念塔的所在就是哈尔滨长青公园。 据长青公园负责人王海平介绍,这座纪念塔是哈尔滨解放初期为缅怀革命烈士而修建的。塔身两侧的图案是民主联军战士和民兵的浮雕,“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十六个大字是由哈尔滨市书法家韩光甸所书。王海平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并成为新中国最早解放的省会级大城市,纪念塔是见证那段历史的一座丰碑。1983年,以纪念塔为主景兴建了长青公园。此后每到清明节,会有很多人来这里祭扫英灵、缅怀先烈,这里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中小学生和青年人来举行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 2015年,长青公园以纪念塔为中心扩建改造,建设公祭广场,人物雕像及浮雕12座,此后,成为哈市纪念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大型公祭活 这些街路 也因英雄得名 一曼街: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建于1921年,原名山街,1946年7月7日改称一曼街。 尚志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建于1900年,原名新城大街。1946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而更名为尚志大街。 兆麟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原名水道街,1946年,李兆麟将军在此街遭特务暗杀,同年,为纪念李兆麟将军更名为兆麟街。 靖宇街:是一条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街道,1946年改名靖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