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珀 武百祥,原名作善,清光绪五年(1879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何新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只身来到哈尔滨,因其善于经营,敢为人先,短短20余年间,他就从一文不名的小货郎发展成为哈尔滨首屈一指的工商大贾,创建了工商一体、前店后厂的同记商业王国,被誉为20世纪初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道外民族商业之魂。 从“仝记”杂货摊起步 创办“同记”前店后厂 武百祥幼年家境贫寒,只在本村私垫读书4年有余,就背井离乡出外谋生。1892年,武百祥随舅舅何善荣“闯关东”到长春并经人介绍学做生意。1901年,他来到哈尔滨傅家店(今道外区一部分)摆地摊,蹲伙房,赶会场,卖些杂货,也卖过花生、瓜子、糖葫芦、冰糖糕,挣钱不多,艰难度日。1903年,武百祥与苗仲选、孙玺、陈彦合资在同发街创办了一个街头摊床,贩卖日用杂货。并为这个摊床起了“仝记”的字号。不久,即搬入道外北大街(今道外区北头道街),发展成为一个有门市的仝记杂货铺。后来,“仝记”拆股散伙,武百祥又将分得的股本丢失,遂心灰意懒,终日无所事事。 1907年,在表兄赵禅唐的帮助下,武百祥又拼凑了500元羌帖(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民间对俄国卢布的俗称),重新开始经营。商号取了与“仝记”音同字异的“同记”,既延续了旧名又做到标新立异。当时,一种英式鼠绒皮帽在哈尔滨流行,武百祥立即投资300元,购置缝纫机1台,自己仿制,夜间赶制,白天出售。1908年,这种鼠绒皮帽仍然十分畅销,武百祥一个人忙不过来,请了一位皮毛工匠,又找来两位帮手赶工,仍然供不应求,随即雇了几名女工,完全是作坊模式。从此,“同记”开始工商兼营。 1913年,武百祥招了几十名工人,在同记店铺后面,正式办起了同记工厂。次年,又扩大工厂规模,在道外保障街购地盖起了厂房,不仅生产帽子,还制作鞋袜、服装等,逐渐发展壮大。1918年,工厂董事不满意武百祥的革新措施,缩小经营范围,裁撤工人,改换经理,一年之内,大见衰败。1920年,经会议决定,仍拥戴武百祥经营工厂,恢复从前一切方针,改善工作,设法招集旧工人,选择新工徒,训练办事人员,厂务遂焕然一新,生产又蒸蒸日上。筹建新型百货商店同记工厂达到鼎盛 同记工厂获得初步成功后,武百祥在经济上有了较雄厚的实力,开始考虑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1920年,武百祥率领同仁先后游历了天津、北京、上海、武汉以及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等国内外的商埠,进行全方位的商业考察。 回到哈尔滨后,武百祥即全力筹建一家新型百货商店。几经周折,大楼建成,他又发动员工为新店起名,大家一共起了30多个名字,武百祥均未采用,只有青年司账陈远孚起的“大罗新”,武百祥认为这个字号起得好,并请陈远孚解释为什么起这个名字。陈孚远从容作答:“‘大’指楼房之高大,‘罗’是楼的变意,‘新’指新型商店”。武百祥听后不住地点头,并对“罗”和“新”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说:“‘罗’应该是搜罗全球货物的意思,‘新’便是‘革故鼎新’。”说着在“大罗新”的后面加上了“寰球货店”四个字,这便是“大罗新寰球货店”名字的由来。 民国十年(1921年)十月十日十时十分,大罗新寰球货店剪彩开业,立刻轰动哈尔滨,特别是“言无二价、童叟无欺”的做法,在顾客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1927年,武百祥仅用89天时间就在正阳大街建起了一个超过“大罗新”规模的大型商场——同记商场。这个商场更打出“搜罗环球货物,采办国内产品”的牌号。商场内每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种做法较之“言无二价”又前进了一步。1929年,武百祥又创办“大同百货商店”。这样,在哈尔滨道外最繁华地段,“同记”名下的“大罗新”、“同记”、“大同”3个大型百货商店雄居商业要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同时在上海、天津、北京、营口、日本大阪等地设有8处驻庄,商业总资本近200万两上海规银,年终获利32万余两上海规银。 1931年,同记工厂动产和不动产累计已达哈大洋110万元,拥有楼房厂房四层、货仓三层、同仁医院二层,大礼堂、饭厅、工人宿舍、职员宿舍、同记外栈机器制米厂、豆腐作坊、大菜窖等不动产约值哈大洋70余万元。全厂厂务、训育、同仁医院、职工青年会和商业补习学校,总计1931人,成为当时哈尔滨最大的综合工厂。 经营思想超前职员待遇优厚 大罗新寰球货店开业后,武百祥多次发表演说,阐述他的经营思想,并逐步实施他的革新措施。后来根据他的演讲,由陈凝秋(塞克)编辑润色,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童星门作序,于1927年印刷《大罗新商店政策》单行本小册子,供店员内部学习使用。在武百祥看来,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是取胜的资本,必须树立顾客为本的思想,并规定了货真、价平、优待、快干四条便利顾客的店规,还把“利顾客”与“利公司、利劳资、利同业”一同作为经营的原则。武百祥首先在大罗新寰球货店将长久以来沿袭的“掌柜”制改为职员制,年薪制改为月薪制,创办店员训练学校,发行《大罗新货店》纪念刊物,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这在当时哈尔滨工商界都是首创。 武百祥后来回忆,在同记杂货铺刚起步时,东北三省很多人都喜欢戴一块怀表。凡来哈尔滨置办这种货的,大约十分之七都是由他经手的。一次,他从法国表行进表链七百打,不出三个钟头全部售出,获利四千多元。大力推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经营策略。1907年至1912年,他几乎包办了哈尔滨的皮帽业,并远销黑河、海拉尔、满洲里一带,从而使同记工厂迅速成为全东北制帽生产与经营的中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黑菊牌”袜子畅销全国,武百祥发现这种袜子缩水率大、使用期短的缺点,于是任用留美归国的王若愚,引进美国织袜机,精选原料,采用多种新工艺,终于创出畅销国内外的名牌——“白熊牌”袜子。同时,同记工厂并不满足生产少数名牌产品,推出了“永年牌”小人糖后,又陆续研制了咖啡糖、电光糖及盒式糖果等系列品种。给予职员比较优厚的待遇。同记工厂星期日停工一日,星期六、日晚还放映电影给大家助兴。工厂内还设有同仁医院、沐浴室、理发处、运动场、戏剧场、游艺室、图书馆、阅书室、大礼堂等。职工买本厂的产品给予优惠价,办喜事买日用品的职工享受半价优待。 武百祥还在家乡创办百善学校,1929年-1945年,每年都将一部分学校毕业生充实到同记的职员店员队伍中。 “同记”的衰败和新生 伪满洲国成立后,同记经营举步维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难以为继,1942年同记工厂倒闭。1944年,同记商场也被迫歇业,大罗新货店仅在一楼一隅销售剩余商品。哈尔滨解放后,同记获得新生,经营状况一直很好。1955年12月2日,同记商场宣布公私合营,武百祥担任哈尔滨市百货公司经理。1966年9月5日,武百祥去世,享年88岁。 (作者工作单位:哈尔滨市档案局) 武百祥 早年的同记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