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向鱼缸里投放的活体鱼食,你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在哈尔滨,有专门从事水中捞活体鱼食这项工作的人。孟祥禄在水下捞活体鱼食多年,他告诉生活报记者“,这种活体鱼食叫线蛇,也有人管它叫水蚯蚓。捞鱼食很辛苦,冬天会被冰冷的河水冻僵,夏天穿上密不透风的水叉,身体就像蒸桑拿一样闷热难耐”。 近日,生活报记者在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何家沟畔见到了孟祥禄。此时,孟祥禄正在水中捞鱼食。由于距离岸边太远,生活报记者和孟祥禄的对话总是断断续续,听不太清楚。孟祥禄在水中工作时间持续较长,采访在五个多小时以后才开始。在此期间,生活报记者仔细地观察了孟祥禄在水中捞鱼食的一举一动。他身穿一件橘黄色半封闭水叉,头上戴一顶棉线丝网帽。距离他不远处,漂浮着一个红色洗衣盆,盆内放着工具和装鱼食的袋子。连接洗衣盆的绳子下,是一个长约2米、直径约0.3米的细孔袋子。他的腰间系着一根绳子,绳子一头拴着一个袋子。他的左手拿着一个类似于网兜的袋子,右手握着一个小耙子。只见他一会儿俯下身子,一会儿又站起来,将耙子上捞出来的鱼食和泥放进网兜内,这样动作坚持了五六个小时。将网兜装满后,他用腿将网兜中的泥挤压出去,然后再将网兜内的鱼食倒入洗衣盆下的袋子中。 五个多小时的捕捞结束后,孟祥禄收拾工具,将装满鱼食的袋子系在腰间,双手推着洗衣盆向岸边挪动。由于袋子很沉,河内还有淤泥,500余米的水路,他竟然走了半个多小时。上岸后,气喘吁吁的孟祥禄告诉生活报记者,他是2006年开始接触捞鱼食这活儿的。“每年只有过年休息四五天,其余时间几乎天天捞。这活儿虽然很挣钱,但是太辛苦了。每天要干五六个小时,冬天即使在水叉里面穿上棉裤,带着着手套,也会被冻僵。夏天穿上密不透风的水叉,身体就像蒸桑拿一样闷热难耐。一斤鱼食从水下捞出,要经过十几遍漂洗才能洗干净,然后再推向市场。鱼食的价格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孟祥禄告诉生活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