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记者李丹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 1991年,“大眼睛”苏明娟专注求知的眼神,被摄影记者定格。这双明亮的眼睛,折射着贫困地区的教育困境和失学儿童的渴望。 1992年9月4日,希望工程这个公益品牌如同婴儿般降临在龙江大地,在爱的阳光雨露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25年春风化雨,25年春华秋实。 步入2017年,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即将欣然迎来25岁生日…… 1992年,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收到第一笔捐款,25年来已经累计募款近2.67亿元。 25年来,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始终坚持“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使命及“助学育人,共创希望”的价值追求,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多方面救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学业,成长发展。 其间,731所希望小学拔地而起,120个希望厨房、198个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让农村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间,培训乡村教师5745名,表彰乡村教师521名。更多的希望工程建设者开始默默耕耘,更多的乡村教师无私的奉献青春。 其间,21.8万名贫困学生在黑龙江省希望工程的资助下重新点亮了人生的希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无数个“希望之星”沐浴着爱的阳光,幸福、快乐地成长。长大后的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希望继续传播到四面八方。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在黑龙江省希望工程走过的25年的辉煌历程中,涌现出太多太多感人事迹。在黑龙江省希望工程的捐助者中,有各级党政领导,有各企事业单位人员,有部队官兵和武警战士,也有普通群众和下岗职工,有港澳台同胞,有百岁老人,有孩童,甚至还有匿名捐款者。他们所捐的每一分钱都有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颗火热的爱心。正是涓涓细流,汇聚成了能量之海,为贫苦的孩子带去的光和热。 25年不懈努力,25年非凡历程。自黑龙江省青基会成立伊始,坚持进行年度审计,近年来更对“年度审计报告”、“专项信息审核报告”、“年度工作报告”进行及时公开;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政策,保证各项工作纳入制度轨道;通过建立和完善机构治理结构,制定发展战略计划,从发展选择和程序运营上保证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近年来,为了更接近受益人的目标要求、使受助者直接获益,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在公益项目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希望小学建设发展不断注入新内容,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深远;资助方式不断改进,工作主体转向受益人为本;大学生公益项目立足实际,延伸服务…… 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如同一颗爱的种子,播下,就会深深扎根,开出灿烂的花,结下丰硕的果……黑龙江省希望工程的每一分收获无不凝聚着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无私奉献、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全省团干部和希望工程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大爱无声,我们将铭记在心,化作砥砺前行的不懈动力;大爱无疆,我们将奋勇传承,托起更多的“希望”。 人生的道路上,灯光更亮一些,黑暗就更少一些。我们期望在如许的光亮下,每个祖国的未来花朵都能感受到传递的友爱、公益的温情。希望,永远与爱同行! 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17年5月 (*文中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