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生活报记者张清云 萨满鼓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活动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这种乐器之所以传承至今,与加工制作它的工匠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工匠们的潜心研究,制作出一面面外形奇特、音质清脆洪亮的手鼓,就不会延续到现在。咱哈尔滨就有一位一生从事萨满鼓制作的匠人,他就是刘国禄。 刘国禄今年70岁,1.90米的个头儿,经常面带微笑,时不时地还唱上两句,身体硬朗得像个小伙儿。按他的话说,这叫生命在于运动。说白了,就是多干活。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累计工作5个小时,户外徒步1个小时,逛早市夜市两个小时。也许有人会问了,一位70岁老人还能有啥工作啊?那就跟随记者的镜头看看他究竟在“鼓捣”些啥吧。 近日,记者听说刘国禄老人在制作萨满鼓,就好奇地来到了他位于道里区的家。刚走进单元门,就听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内传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循声而入,发现是刘国禄在调试刚刚制作完成的一面萨满鼓。他的房间面积虽然不小,但是一层又一层摆放的萨满鼓成品和半成品,以及数不清的工具,把屋子堆得满满的。这就是刘国禄每天工作的地方,他的工作就是制作萨满鼓。已经做好的萨满鼓有大一点的,还有小一点的;有白色柳木的,还有紫檀等珍稀木料的;有内侧挂有铜钱的,还有带有花纹鼓皮的……色彩斑斓,非常精致好看。 刘国禄拿起一面刚刚调试完的萨满鼓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刘殿甲年轻时会做木工活,有时也制作萨满鼓。父亲刘树森17岁随其父亲学习木工手艺,也做萨满鼓,工艺精湛。刘国禄16岁以后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手艺,并制作萨满鼓,如今,经过54年的制作和研究,他制作的萨满鼓形声兼备。“制作萨满鼓看似简单,可要想做出好的作品,没有个一两年的苦练是很难做到的。制作萨满鼓工艺要求精细,制作环节也比较难。萨满鼓的用料考究,主要材料是木料和皮子。木料如柳木、杨木、椴木、楸子木、红木等。皮子如羊皮、马皮、驴皮、牛皮和溜子皮(刚出生就死的马、牛、驴的皮,老百姓叫溜子皮)。辅料有尼龙绳、线绳、皮条抓环、铜钱、水胶、油漆、鼓簧、鼓鞭及飘带等。”刘国禄说,为了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他把两个儿子也吸纳到自己的工作室中,开始教他们制作萨满鼓。 认真制作萨满鼓 刘国禄在调试萨满鼓萨满鼓工艺精细 刘国禄制作的萨满鼓 刘国禄敲鼓哼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