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记者王枫 说起哈尔滨友谊路的来历,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来自哈尔滨友谊宫。当时叫“中苏友谊宫”。转眼就是63个春秋,一段特殊的岁月凝成哈尔滨记忆里的一段传奇。1954年诞生至今,在松花江畔这座中西合璧宫殿式建筑里,曾发生了太多故事。在友谊宫63岁之际,生活报记者带着一份敬意和好奇走进友谊宫,听那青砖绿瓦细细的诉说,了解这座恢弘之宫不老的传奇。 回眸友谊宫尘封的岁月 站在友谊路上,仰望这座宏伟的建筑,我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我知道,这同样是哈尔滨人以及外来游客的感受。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实在太漂亮了,巍峨、庄严、中国范又不乏洋气。许多游客在门前流连、拍照。这是一座有“大故事”的建筑,坊间一直传颂着她的前世今生。 它是一部历史大书,见证了中国和前苏联“热恋时期”的美好岁月。 1954年6月,中苏友谊宫开建,它不是一座普通建筑,在那个时代里,它承载了特殊使命,那就是作为前苏联援华专家的驻地及东欧国家外事接待地。可以说,从一诞生,友谊宫就打上了“友谊传播者”的印记。据了解,当年在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中,哈尔滨就占13项,先后百余名前苏联专家聚到哈尔滨。为了解决外国专家的工作、生活和安全保卫问题,1953年,经哈市市长办公室会议决定,由哈市公安局、商业局、房地局等部门组成专家招待委员会,并在道里区警察街、九站码头与两个工厂的铁路专线拓建外国专家招待所。 1960年末,居住中苏友谊宫的外籍专家陆续回国,中苏友谊宫的职能由以外事接待为主转变为以接待内宾为主。主要任务是为省、市委和省、市人委服务,安排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接待中央、东北局和省、市领导,安排全国专业会议,安排入住友谊宫的全国各地公职人员的食宿,同时也接待少量的外宾,如波兰冰球队、朝鲜农业考察团等。当时中苏友谊宫经营规模、服务质量、创收状况均居全市接待部门之首。正因为友谊宫的诞生有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特殊背景,这座当年的“国宾馆”,留给了哈尔滨人太多的珍贵记忆和猜想。 20世纪80年代,友谊宫进行两次改造扩建,先后在主楼两侧新建东、西楼两座现代化宾馆,项目更加齐全,设施更加完备。如今,这座恢宏建筑总占地面积已经达到4.5万余平方米,成为哈尔滨市沿江区域地标性保护建筑。而当年担负工程设计工作的哈尔滨建筑设计院综合设计室主任李光跃,以及参与设计的苏侨斯提巴年科、奇卡献、雅间夫斯基等工程师也许没有想到,他们给哈尔滨留下了一部建筑“经典”之作,至今备受市民喜爱。 它幸运见过许多老一辈革命家 据介绍,最初的友谊宫主楼正面是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原为四层。1997年,国际北方城市市长会议在这里召开,友谊宫增加了中式风格的琉璃瓦屋顶,使友谊宫成为现在的纯粹的中式风格建筑。 当时的中苏友谊宫主楼落成后,划归市外国专家工作处。据了解,因为友谊宫的作用是主要为前苏联专家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娱乐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当时友谊宫里的各种娱乐设施在哈尔滨也是非常完备的。楼内设有会议室、台球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阅览室、舞厅和剧场。楼两侧设有少量的客房。1955年2月23日《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签订5周年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领导邀请驻哈尔滨市前苏联、东欧专家在中苏友谊宫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年末,位于主楼西侧两幢专家公寓投入使用,大批的援华专家携其眷属相继居住在这里。中苏友谊宫也成为省、市举行大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见证者”,可以说,友谊宫见惯了大鼻子蓝眼珠的外国人,但提到“见识”,哈尔滨老建筑恐怕没哪个能与友谊宫可比。友谊宫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它“认识”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听过他们的朗朗话语,见过他们的音容笑貌。据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李先念、陈庚和外国元首胡志明、西哈努克、金日成等都曾下榻于此。而后,中央领导和驻华外交使团更是多次莅临。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友谊宫如一座友谊之桥,缔结、传递、发展着哈尔滨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传载着共和国的一段历史,于沧桑岁月中闪耀着独特光辉。 哈尔滨友谊宫系列报道① 友谊宫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