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报记者邓明娟 这几年,在微信和一些论坛中,有这样一些网帖,“看过这些东西,你不许哭”“你还记得这些过去的记忆吗”简单的图片说明,配上大大泡泡糖,李磊和袁梅梅的英语教科书的图片……一时间,把人们的思绪牵回了上世纪80、90年代。 的确,I C卡电话、鸵鸟钢笔水、港巾、满身泥土的校服……这些物品,对于80、90后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牡丹江有一位小伙王川,他把这些物件用画笔勾勒出来,珍藏在自己的画册中,有一天,他把这些 作品发送到互联网上的某知名论坛上,一时间,引起了同龄人的共鸣,点击量直破万击,近日, 生活报记者采访到王川,跟随他的画笔一起寻找那些一去不返的时光。 诞生于1945年的鸵鸟牌钢笔水,不知伴随多少和我同龄的学子,走过初中和高中岁月。当时食杂店里的鸵鸟钢笔水主要有黑色、纯蓝、蓝黑、红色等几种颜色,但在中考前,学校让大家集体使用蓝黑的。如今,随着碳素笔的普及,鸵鸟钢笔水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白钢打造、非常实用的饭盒。高中时,母亲每天都把我的饭盒装在一个布袋里,放在自行车前面的车筐里。冬天,我在骑车上学时,几次因为道滑而摔倒,饭盒顺着冰面飞出去七八米。到了1999年,学校里的小食堂卖盒饭,但我为了省钱,还是坚持用饭盒带饭。 “工作”之余,室友晓宇为了保持室内温度,他每天从下午开始就要忙于烧炉子。 自/学/手/绘 记录 简单美好的年代 采访王川,是通过微信开始的。王川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在微信采访时,他不用语音而用文字。王川说,和陌生人说话,总觉得有点儿放不开,还是用文字比较好。 王川告诉生活报记者,他出生在1981年,喜欢美术完全是从小至今的一个爱好,家里也没有从事艺术方面的长辈,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以至于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他是个美术天才。小时候喜欢画画,家人带他去过美术班,当时大家都画一样的“小猫钓鱼”,“我觉得挺拘束的,没什么兴趣,就再没去过,之后就自己在家画。”王川说。 爱画画的习惯,王川一直保留至今。2000年,王川考上了哈尔滨某知名高校,他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过很多与手绘相关的书籍,为了能够用电脑画画,王川还报名参加了短期的电脑软件学习班。“我当时学的是cor el dr aw和phot oshop这两个软件,一个是画图的形状、上颜色,另一个用来处理后期,达到更接近真实的效果。”王川说。 “家人都说我的记忆好,但有些一去不返的好时光,再不回忆可能就真的想不起来了。”2005年起,王川决定将美好的的记忆画出来。他拿起鼠标,描绘出一幅幅自己记忆中那个简单、美好的年代。 北/漂/生/涯 租住百人地下室冬天烧炉子十余张照片引数万网友共鸣 大学毕业后,王川怀揣梦想,来到北京决定闯出一片天地,他就职于一家杂志社,不算太高的月薪,只能租住一间挤满百人的地下室,宿舍里有在五星级宾馆当行李员的“小岳”、来自河北张家口的“电影洁癖”凯文、冬天烧炉子的画面,都出现在了王川的手绘作品中。 “刚到北京的时候,舍不得、更没有钱去买数码相机,手机也没有拍照功能,很多东西无法记录下来,他就通过画笔把这些有意思的事画出来。不知不觉,就画了十几张。”王川说。他选择用图文搭配的方式记录下“北漂生涯”,是因为他希望有共同经历的人能和他一起回顾那段往事。 “深夜回寝洗漱完毕,我常常信步走到阳台边,抬头向对面望望,在丈量‘梦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同时,心中也有了些‘与高尚人士为邻’的感觉。却不知在这偌大的北京城里,何时会有我真正的家。”王川在配图里这样说。一次次丈量过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后,王川在2007年年初离开了北京。 回到家乡牡丹江,王川把“北漂生涯”的十几张图传到了天涯论坛,没想到点击量很快就过万,留言也有几百条。“当时,我很惊讶,没想到自己画的水平一般,也有这么多人看。”王川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把两年的北漂经历以及回到家乡后的一些状态,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对比,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一一呈现给大家。 至今,《北京再见》中包含作品230余张,让王川感到遗憾的是:画面中的许多事情和细节都是靠回忆一点点画出来的,当然也一定错过了一些没有想起来的细节。 回/忆/系/列 I C卡电话鸵鸟牌钢笔水引得同龄人“泪奔” “1995年冬天,仿佛一夜之间,学校里的时尚男士纷纷在脖子上搭了条颜色艳丽、图案各异的细长丝巾,人们称之为‘港巾’。在那之后的两三年里,花色港巾的的确确地成了牡丹江市校园乃至街头最流行的时尚元素。无论你身上穿的是什么,只要颜色鲜亮的港巾往脖子上一搭,立刻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将整个人的穿衣品位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王川在一张带着“港巾”的图片下写道。 “1998年前后,学校和大街上开始安置各式各样的I C卡电话机,学校还统一为学生购买了I C卡,一开始的时候人人都很兴奋,因为那时班级里只有一个家里很富有的学生有手机,而有了I C卡电话,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学校里往家打电话了。”王川说,他现在拿起手机打电话的时候,经常想到曾经用I C卡电话的情景,因此勾勒出了那张图片。 2011年开始,王川利用两年的业余时间创作《回忆》系列,每一幅画都是一段回忆、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除了I C卡电话、鸵鸟牌钢笔水外,《回忆》系列还有饭盒、学校尊师爱校的标语、少男少女用心折叠的幸运星、暗红色铁架子上的台历、自制烟卷等。 王川的大学专业是汉语言,他的每一幅图都配上了一段文字,引得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泪奔”,跟随王川的图片,随之而来的回忆也慢慢浮现。 如今,王川已经回到牡丹江工作,他希望利用工作之余,画一套具有故事性的连环画,将深爱的家乡元素融入其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家乡的美。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王川 就是传说中的300路!尽管300路就在眼前,但身体素质一般、有自知之明的我还是选择坐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