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报讯(记者袁成亮文/摄)3日,生活报记者发现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65号的老建筑大鹰楼上的“鹰”不见了。生活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场踏访:楼顶两只老鹰雕塑不见了
3日上午,生活报记者来到位于西大直街与利群街交口处的大鹰楼前,该建筑楼顶本应有的两只雄鹰雕塑不见了。据了解,这栋老建筑之所以称为“大鹰楼”,是因为它的显著标志——正中顶端有两只屹立的老鹰造型。它是砖混结构,呈装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它有一个奇特之处:是一幢单列楼房,这在哈尔滨是很少见的。
记者随即询问正在附近进行保洁的环卫工人。据环卫工人介绍,这楼上的“鹰”什么时候没的他不太清楚,他让记者去该楼所在辖区的社区询问。
产权单位:因市民反映有坠物将其拆除
生活报记者随即来到松花江社区居民委员会了解情况。据社区居委会生主任介绍,这栋老建筑属于讷河市瑞腾建材经销处所有,前几天有市民说楼上的“鹰”坏了,还往下掉落坠物,于是就想让有关管护部门处理一下。松花江社区马上联系了讷河市瑞腾建材经销处,该经销处随即拆掉了这两只“鹰”。
生活报记者从社区找到讷河市瑞腾建材经销处相关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一名叫姚奇的工作人员告诉生活报记者,8月底,有市民反映:这栋老建筑上的两只“鹰”破损,而且有坠物掉落砸了楼内的窗户,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管理。随后,该情况反映到松花江社区,社区又找到经销处。姚奇说,他们接到反映的情况后,连夜对两只“鹰”进行拆解。当时,包裹在“鹰”金属骨架外的材料已经有脱落的现象,由于“鹰”的金属骨架很结实,第一天没能拆下来。第二天晚上,采用吊车作业,将整个鹰的底座切割后,才把两只“鹰”拆下来。由于“鹰”的材料破损,拆下来后就被送往垃圾站了。
姚奇告诉生活报记者,这两只“鹰”是上世纪80年代后修建的,当时没有图纸做参照,就直接做两只“鹰”安在上面。
哈市规划局:建筑部件要保护已派人调查
随后,生活报记者向哈市南岗区文体局了解该建筑的情况,文体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让生活报记者咨询南岗区博物馆文保部。该馆文保部表示,西大直街65号的这栋建筑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属于历史建筑,应该咨询建筑管理部门。随后,生活报记者致电哈市规划局建设工程与名城保护规划管理处,据该处工作人员介绍,西大直街65号的这栋建筑是第四批哈市三类历史建筑。
3日16时许,哈市规划局工作人员回复生活报记者,西大直街65号这栋老建筑上的“鹰”是建筑不可或缺的,要保护。他们下午已经派工作执法部门去现场调查,并将于4日就调查情况告诉生活报。
对此,生活报记者将继续关注事件的进展。
大鹰楼的“鹰”没了
原本有“鹰”的楼顶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