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记者王晓晨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对逝者的追念中,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关系,那就是最亲近的朋友,他们虽然不是亲人,却情同手足。清明将近,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对于逝去朋友的怀念,怀念那些美好的相遇,以及在人生中途失散的友人。 思战友: 四年战友情 “一帮一”成就一对好兄弟 对于当过兵的人,世间最深刻的感情,莫过于战友情。它像一壶陈年老酒,越久越醇。 72岁的吕世申是明水县工商局的退休干部。说起最怀念的战友赵森,他的声音低沉起来。赵森已经离开半个多世纪了,去世时年仅22岁。 1964年正月,吕世申从明水县前往河南开封,在解放军空军某部队机械大队第四中队参军,在那里,他认识了来自哈尔滨双城的战友赵森。两人是黑龙江老乡,又都当修理兵,赵森是白铁工,吕世申是钳工。入伍不久,两个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 那个时代,部队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他俩结成“一帮一”对子。在机械修理业务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回到宿舍,聊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修理飞机技术,确保军机万无一失。后来两人又先后进了空军宣传队,一起创作文艺节目,一起排练。吕世申回忆道,赵森是干部家庭出身,经常提醒他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如,看到我穿军装没系风纪扣或者忘记戴军帽的时候,他会立即提醒我,我喜欢搞文学创作,赵森就天天和我交流,一起提高写作能力。”后来,团里在总结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经验的时候,在全团大会上表扬了他们。到了年末,因为业务能力强,政治过硬,他俩先后被中队、团部评为“一帮一,一对红”标兵和“五好战士”。 1968年的夏天,作为义务兵,吕世申服役结束。当赵森得知他即将退役的消息,从来不流泪的人,竟也泪如雨下,“回地方了一定给我写信呀,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 吕世申说,他至今还记得登上回家的火车时,赵森和班长、副班长、还有几名战友在火车站给他送行。火车徐徐开动了,战友们难舍难分,不肯离去,不停地挥手,吕世申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回到地方不久,吕世申如约给好友寄信过去,却听到一个噩耗:赵森在一次军训中不幸牺牲。 “听说他牺牲了,我不敢相信,后来多次询问战友才知道这是真的。”吕世申哽咽道。 每到清明节,吕世申都会想起这位战友。翻开年轻时和赵森的合影,他不禁泪如雨下……虽然离开部队多年,吕世申说,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回忆。 忆同学: 夜里穿越大半个北京城送来一袋东北大米 同学之间的情谊往往很奇妙,很多时候各忙各的,但即便分开多年,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你、支持你。退休编辑姜胜群说,他和老同学李龙云就是这样的友谊。 姜胜群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1977年,他和李龙云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李龙云是来自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北京知青,他是来自哈尔滨一家工厂的工人。他和李龙云都是年过三十的大龄考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图书馆里,两个人经常碰面。因为家住哈尔滨,姜胜群大学期间经常骑自行车去学校。有一天他骑车刚进校门,李龙云便焦急地叮嘱:“老姜,你骑车一定要小心呀!”原来在学校门前,刚有同学骑车发生了车祸,李龙云担心是姜胜群出了意外,急忙跑过来看看。四十多年后,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姜胜群心里仍是热乎乎的,“我还记得他真诚的目光,那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呀!”1978年李龙云创作了话剧《有这样一个小院》,由中国儿艺演出后大获成功。1979年,李龙云被破格录取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李龙云先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后来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曾获得过第一届话剧艺术金狮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特别荣誉奖、建国五十周年、五十五周年创作奖一等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作家。可在同学面前,他还是那个心里装着别人的老同学。2005年,姜胜群和爱人陪女儿到北京参加艺术考试,暂住在爱人一位北京朋友家的空房子里。李龙云得知后,和爱人穿越大半个北京,晚上八点多来看望他们,还特意带来一袋大米。多年不见,可同学之间的关心还是那样真诚:“怕你们不习惯北京的面食,特地给你们送来一袋东北大米,孩子考学是大事,有什么困难,北京同学全力帮忙!”爱人感慨地说:“你们在大学才处了不到两年,感情却这么深。”同学之间的情谊长存于默默的关爱中,不必经常相见,心却是永远相通的。 2012年8月,64岁的李龙云因胰腺癌在北京去世。中国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同学们则少了一位真挚的学友。“我和李龙云同龄,比他大三个月。《叫我一声哥,我会泪如雨下》是李龙云一部剧的剧名,这也是我心情的写照。”姜胜群叹息道。 忘年交: 遇良师益友农村娃成了大学老师 康术军是一名大学老师。提起良师益友省龙江剧院孙铁石老师,他充满了无限的感激。1982年,21岁的康术军还是青冈县民间艺术团的一名学员。他非常幸运地通过绥化地区文化局的选拔,准备参加全省文化艺术馆的文艺汇演,当时他是一场拉场戏的男主角,而总导演就是孙铁石老师。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孙老师,我虽然表演天赋很好,可身段儿方面特别笨。我记得孙导演为男主角设计了一个难度很大的虎跳卧障动作,由于我没有经过正规的舞台培训,做起这个动作来难度特别大。当时,孙导演有腰痛的老毛病,可还一次次给我亲自做示范,有很多次他腰疼得受不了,趴在桌子上痛得满头大汗,即使这样,还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指导……”康术军介绍说,后来,这个拉场戏荣获了大赛一等奖,他也荣获了“最佳男主角一等奖”。“和孙老师交流时,他像朋友一样和我谈心,说我还年轻,鼓励我报考专业的艺术学校,登上更大的舞台,这是我一个农村的孩子从没想过的。”康术军说,他父母身体都有残疾,家里有五个兄妹,都生活在贫困的农村。走上艺术之路纯属偶然,之前没有人指导过他。 在孙老师的建议下,康术军报考了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备考那段时间,我就住在孙老师家里。那时他住在哈尔滨体育学院附近,房子也不是很大,因为我的到来,孙老师还特意安排自己的小女儿住吊铺,把床让给了我。好些时候,孙老师刚一下班,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就立马指导我表演,帮我排练动作。”1983年9月,康术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黑龙江省艺术学校“龙江剧”专业班。 康术军介绍说,孙老师虽然离开他已经14年了,“可他对我的恩情我终生不忘!没有孙老师无私的帮助,我这个农村孩子不可能来到哈尔滨,有了现在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平时还是清明节,我永远怀念他,一辈子感激他!”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吕世申(右)和战友赵森 姜胜群(左)和同学李龙云 康术军(左)和恩师孙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