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两次跻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 荣登“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专家揭秘阿城金上京遗址 背后的“探索发现” 2022年04月01日

2015年金上京1号(中心)建筑址台基

龙纹瓦当

2020年出土的铜镜

凤鸟

金上京遗址平面示意图 本版图片均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生活报记者 吴海鸥 薛宏莉

3月30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包括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在内,来自全国的20个入围终评项目围绕考古研究最新成果进行了汇报。3月31日,评选结果揭晓。尽管没能最终入选,但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获得了专家组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9年来的考古发掘,阿城金上京城遗址有哪些重大收获?这个近千年前金王朝修筑的第一座都城,为何在现代再一次引人注目?生活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金上京城,即上京会宁府遗址,是金王朝修筑的第一座都城,是金代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2公里,阿什河左岸。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赵永军介绍,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至海陵王完颜亮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至金中都燕京,金朝以上京为都城,前后经历四代皇帝统治,历时38年。“作为一处重要的都城遗址,金上京城保存之完好程度,在历代都城中也是少有的。”

据悉,1982年,阿城金上京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着眼于保护与科学研究的双重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启动考古工作。随着考古发掘深入和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该遗址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在2021年获评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3月31日举行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担任评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表示,黑龙江金上京遗址从都城的角度,反映了北方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历程,深刻展示了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赵永军所长也表示,金上京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了解金代建筑技术、金代都城城门规制、都城的布局及演进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金朝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王朝政权。金上京不仅是统一的金王朝政权的象征,也是体现以女真为主体的北方渔猎民族发展进程的物化标志。所以,金上京遗址的考古工作和综合研究,对于探索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9年间出土精美瓷器、铜镜等数千件文物 佐证当年黑龙江经济文化比较发达

在2016年,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就曾跻身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2021年又荣登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赵永军所长表示,自2013年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对金上京城城垣、南城南垣西门址、皇城东门址、皇城内建筑址及其皇城外南侧大街道路系统开展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并重点对皇城(宫城)及南城(内城)开展较为系统的考古勘探,初步了解了皇城的范围、建筑布局和特征,并首次从考古层位学上确认了城址的营建使用情况,初步明确了皇城内建筑布局使用沿革,深化认识了金代都城门址的基本特征,了解了南城内道路系统和建筑分布等。

赵永军所长解释道,金上京遗址由毗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平面略呈曲尺形,两城总面积约6.28平方千米,目前的考古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城的皇城遗址,位于南城内西北部。皇城内布局大致可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三个部分,中部主要为宫殿区建筑,东部和西部主要为官署和宗庙区。皇城内建筑址至少存在金代早、晚两个时期的遗存。这里发掘出土的遗物特色鲜明,以建筑构件为主。城墙的构筑方法,宫殿的建筑、结构和布局,都跟中原地区同时期的北宋都城、包括同时期的辽代都城有很多内在联系。赵永军说,金上京遗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是重要的一环,为了解金代都城布局与建筑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据了解,在该遗址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数千件文物,其中大量为陶制、石质类建筑构件,其中带龙纹图案的瓦当、滴水和脊兽等最为典型,非常凸显皇家气派。此外,金上京遗址还出土了一些陶器、瓷器、金属器和石器等。瓷器以定窑白瓷产品为主,还有耀州窑的青瓷。“说明当时手工业交流、技术交流和文化发展是比较发达的。”

赵永军所长说,2020年,金上京遗址还出土了一面铜镜,非常有意义。“以往人们在金上京博物馆里看到的铜镜,都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现的。而这次在遗址中出土一面铜镜,可以说是从实物资料上进行了证实,有明确出土位置关系,能反映出当时生产生活的一个状况,更具有考古学术研究价值。”赵永军还强调,金代的铜镜在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史上很突出,具有重要地位,有着本民族风格,比如双鱼纹铜镜非常有亮点。

赵永军表示,有些人认为东北历史比较短、文化比较落后,通过金上京遗址考古,可以证实当时的金代是和中原地区紧密关联、同步发展的。这也证明了黑龙江古代文化在历史上,是同样发达和辉煌的。

金上京遗址未来更可期 申遗、打造“遗址公园”都在推进中

谈及这一次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次擦肩而过,赵永军坦言有点小遗憾。“‘十大考古新发现’注重每年在学术问题上解决一些新的突破性的认识,而都城遗址考古需要长时段的积累,所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方面的发掘、研究和认识工作。”

那么,金上京遗址还会继续发掘多久呢?赵永军所长告诉生活报记者,它的总面积是6.28平方千米,已发掘量为13000平方米,目前金上京遗址的考古工作,可谓是冰山一角。“皇城址是这几年我们的发掘重点,整个遗址还有许多未知的秘密,待我们去发掘、去探索。这个过程也许将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我相信,通过我们一代代考古人的努力,会有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被揭示出来。比如,结合文献初步确认,金上京南城应为女真贵族办公和生活区,北城则是一般意义上的平民区和工商业区。对皇城遗址以外的南城,还有金上京的北城,都有待逐步进行考古研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2年金上京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正处在申遗的准备阶段,各项申遗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同时,这里还将建造金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项目已在2013年由国家文物局立项,当前《金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正在深化设计中,目前的基本思路是: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中心,以周边各遗址组成遗址公园。遗址公园主要展示方式为静态展示、多媒体展示、虚拟展示、场景模拟、活动参与、情景体验等。作为金上京申遗和遗址公园建设的前提,考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赵永军表示:“只有通过考古,才能把遗址古迹揭示出来。通过了解古都城的结构布局和文化内涵来重现历史,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这也是我们考古人一直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