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省气象台观测站揭秘

“神器”更新升级 实时观测“天公”心情

生活报讯(实习生王一 生活报记者何兴丽文/摄) 相信很多朋友都发现,现在的天气预测较之前更加精准了。你是不是经常在想这些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黑龙江省气象台观测站,探究观测员们是如何观测“天公”心情的。

观测站多次“搬家”

11日,记者来到哈萝公路附近位于呼兰区靳家的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站。站长王盛坤告诉记者,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站又称作“哈尔滨国家基本气象站”,每天的工作任务分为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两部分。

地面观测是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记录、各类气象要素数据;高空观测则是在规定时间内释放探空气球,用来测定规定高度上的气象要素数据,最终将观测到的数据上传省气象数据中心,再传至国家数据中心进行全球交换。

工龄20余年的王站长告诉记者,哈尔滨国家级气象站于1948年12月1日建站。为了保证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国家基本气象站对周边观测环境的要求较高,经历了多次搬迁,最后于2013年1月1日,从香坊区电碳路迁到哈萝高速附近呼兰区靳家。

仪器系统更新升级

冬日里的观测站显得寂静肃穆,一进入地面观测场,就看见开阔的平地里,十余种观测设备都伫立在白雪中。记者了解到,仪器的摆放也颇有讲究,北高南低,互不影响,便于观测,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

王站长介绍说,这些仪器均是地面观测仪器,可以测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温度、湿度、辐射、风向、风速、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温度、能见度、日照时长等多种天气要素。2020年,黑龙江省气象观测站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冻土、酸雨、天脸自动观测系统,更新了辐射观测系统,也对原有部分的旧系统、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

冬季观测手常冻麻

正值冬季,寒冷天气对于观测有什么影响?王站长说;“不是已经冻透了,就是在冻透的路上,早就习惯了。”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在室外升级系统,对于每一位观测员来说都十分普遍,操作电脑不能戴手套,手被冻麻是日常。据站内观测员回忆,由于天气寒冷,经常有电脑被冻关机的情况出现,导致系统不能升级成功,只能把做过的步骤再重复一遍。而且,在冬季,除冰、雪、霜等对仪器的每日两次维护,也都是家常便饭。

站点实现自动化观测

目前,站点实现了自动观测,每分钟都需要上传实时数据,还用另一台电脑进行备份,防止有系统故障的情况发生。

在值班室,记者看到,两台电脑上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气压、降水、蒸发、日照、辐射等各种观测数据一目了然。观测员会将数据采集、整理后上传,气象预报专家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作为预测未来天气趋势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