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生活报记者 赵政府 李丹
“太好看了,三合路、和兴路上的山杏熟了,黄澄澄地挂满枝头,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进入盛夏,哈尔滨大街小巷的观果树上结的果实陆续成熟,满街果飘香,引来市民游人打卡拍照。
近年来,哈市把观果树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形成了“春天看花、夏秋赏果”的效果,提升了绿化品位。
街路、庭院、校园等处 观果树挂满果实 令人赏心悦目
9日,在哈市香坊区木材东街街口的绿地里,记者看到园林部门补植的几十棵沙果树已长大,枝头上挂满了果实,一位市民正在拍照。步行不远,就是东北农业大学,这里的果树更多,樱桃、山楂、海棠、山梨、山丁子、山里红,至少有十几种。
在群力第五大道上,两三米高的果树成排栽在路中间分车带内。“城市里应该多栽点这样的果树,春天开花,夏天和秋天能看果,比光栽树强。”附近的市民郭先生说,一个城市绿化应该多样化,如果满眼只有绿色,也会视觉疲劳的。
不仅在街路上,哈尔滨很多大院里也栽种了果树。在南岗区下夹树街55号大院,23棵果树是小区的招牌,附近的居民都管这个小区叫“果树大院”。“傍晚,我们都愿意在树下乘凉,边赏果边唠家常。”居民任先生说,这些树是大院居民自己栽种的,每年春天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一道剪枝、清理杂物、浇水,这些果树长得很好。在城东新居C区,几位居民自己花钱买来杏树、海棠等果树苗栽在绿地里,7年过去了,果树已有七八米高,树冠呈伞形,居民在果树四周安装了一圈木凳,夏天在树下乘凉。
既有田园气息又有“科普”功能 原来水果是这样结出来的
在机场路零公里处,在此施工的周师傅经常到绿地里的果树下坐坐。他说,小时候在大庆农村长大,父亲在前院和后院围墙四周都栽了果树,后来他去了城里生活,很难见到果树了,最近他来这里施工,才发现哈尔滨街头有这么多果树。对于每天生活在喧闹环境中的市民来说,能在城市街道上与各种果树亲密接触,体验田园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9日,家住华山路美霖家园的张女士带着4岁的外孙淘淘正在珠江路游玩。在绿化带旁,张女士一手拉着外孙,一手指着树上的李子说:“这是李子,开白花,现在果实是绿色的,再过两个月就会变成红色,那就说明李子熟了。”淘淘边听边点头。张女士说,当年她下乡时,物资匮乏,水果更是奢侈品。村民们就在自家园子四周种上果树,樱桃、山里红、杏树,有的还种灯笼果、葡萄。现在孩子只知道吃水果,却不知道果树长什么样。去年,她特地去采摘园,就是让孩子认识各种植物。“我看,现在街头的果树这么多,不用去采摘园,就能给孩子科普果树知识了。”张女士说。
在香坊区远大生态园,朱女士也正带着准备上一年级的女儿科普果树:“这个结黄色果实的是杏树,蔷薇科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花。它的树干是做家具的好材料……”
朱女士希望哈尔滨市区多栽一些果树,不仅能看花还能观赏果实,最主要的是,还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一举多得,起码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也知道水果原来是这样结出来的。在绿化部门工作多年的张先生认为,现在之所以更多的人喜欢果树,是因为随着社会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人更加向往春华秋实、鸟语花香田园般的生活,所以绿化部门也听取市民的意见,在市区的街路、庭院多栽种果树。
春天能看花 夏秋可赏果 让绿化更有观赏价值 提升城市品位
现在,城市和小区绿化太单调了,到处都是草坪和绿化树,千篇一律,时间长了难免有点审美疲劳。曾任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的李长敏表示,果树有花季,花树色彩形态丰富,点缀城市,秋天果实又是金黄或红色,点染着金秋时节,可以提升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和品位。
观果树种是依据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分类,以果实为观赏对象的一类树木。在园林中,不仅应充分利用植物的花、叶来造景,使它在园林造景中发挥其观赏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特性,让果实的“奇”、“丰”、“巨”、“色”给园林绿地增添一份多姿多彩的奇观效果。
目前,哈市栽植的果树开花期在5月,而从结果到果熟蒂落要持续到10月。山杏结果一般在6-7月,李子成熟在8-9月,山里红成熟在9-10月。在市区内,除了成熟较早的山杏,紧接着就是李子、山里红、山丁子等。也就是说,这6个月都是果树的观赏期。即使果落了,还能赏叶子,直到深秋。
园林部门:冰城观果树已超10万株
近几年,哈市不断把观果树应用到城市绿化中,其中,香坊区340条绿化街路,应用观果植物的街路占很大比例,品种超过18种。尤其是三大动力路分车带内列植的李子树,由于具有合适的株间距,再加上后期养护管理得当,长势良好,冠形优美,成为哈市观果植物景观运用成功的典范之一。
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中心风景管理处保护科科长朱自琦介绍,哈市山杏栽种数量较多,截至目前,栽种数量超过8万株,加上其他果树,观果树超过10万株。从分布区域上说,山杏大部分分布在三合路果园一条街,和平路、和兴路、群里第五大道、三大动力路到一匡街分车带,“有些公园里像古梨园的山杏有固定一片区域,还有像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杏树林等,这些点位都是山杏栽种比较集中的区域。”朱自琦告诉记者,李子树多栽种于三大动力路,山丁子在林大二环门前区域、群力地区朗江路街路上栽种比较有规模。
南宁:
进入“果城”模式
随着夏季的到来,绿城南宁市内各处种植的扁桃、芒果、木菠萝和荔枝果等逐渐成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南宁选择了扁桃、木菠萝、芒果和人面果作为四大行道树。这种“让果树上街”的举措,当年在国内并不多见,因此还一度引起轰动。如今,南宁已经入夏,正是扁桃、芒果和木菠萝逐渐成熟的季节,漫步在街头,仿佛行走在一个免费游览观赏的大果园内。
武汉:
果树在增加 简单绿化减少
武汉行道果树的种植开始于2010年前后。当时相关部门在征求市民意见后提出“花香果树”的初步设想,即在城市道路中种植一些开花结果植物,丰富城市绿化。一方面果树在增加,另一方面简单的绿化在减少。以樟树为例,武汉有约26.8万株樟树,它的果实人们虽然不能食用,但能够观赏,更重要的是,樟树果实能为越冬鸟类提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