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记者采访聊新作《一日三秋》

刘震云:用笑话道破生活

生活报记者 王雪莹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又有作品“上新”啦!近日,刘震云带着他的长篇小说《一日三秋》,在京与读者举行了分享会,并接受了生活报记者的采访。

作为睽违四年的超现实主义力作,刘震云说,《一日三秋》充满了黑色幽默,可以说是“用笑话道破生活。”

看重评论家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他们的话是最有见识的”

创作30余年来,刘震云的作品形成了三大系列,即“故乡”系列、“我”系列和“一”系列。作为“一”系列新篇,《一日三秋》试读本曾获得广泛好评,被大家称为继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之后的又一个创作高峰。

活动现场,刘震云透露,《一日三秋》引用了民间“花二娘”的传说,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记忆中的六叔生前所画的画作,探讨延津人幽默的本质。“六叔的画,以延津人事为题,既写实又后现代,深得‘我’这个作家的喜爱。六叔死后,六婶一把火烧了他所有的画。出于纪念,‘我’以记忆中六叔的画为母本,写下了这部小说。”

据刘震云介绍,书中他以画里画外、戏里戏外、梦里梦外、故乡他乡、历史当下等多重矛盾诠释了“一日三秋”的多重意义。“同时,小说中充满了冷幽默,世俗生活所包含的哲理及打破日常生活壁垒的想象力,用一句顶一万句的笑话,道破生活严肃与轻松,瞬间与永恒。”看后,著名编剧史航评论道:“《一日三秋》从百家姓里打捞出无名之辈的故事,蘸上哲理的红糖,不改命运的苦涩,最后一例归入感慨与苍茫。” 对此,刘震云表示他很看重评论家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他们的话是最有见识的,对文学作品鉴赏来说,普通读者看不到的,他们看到了。”

得意书里的“结构交织”

“认识和思想能力最考验作家”

刘震云介绍,小说架构在六叔的画作之上,搭建起多重空间:有仙女“花二娘”在延津人梦中寻找笑话的传说。在梦里,要么被笑话救命,要么被严峻索命;也有在豫剧《白蛇传》中饰演许仙、法海、白娘子的三个普通人的情感和心事,戏外人生与戏里角色纠葛在一起,难免把自己活成了笑话;还有寻常父子背井离乡、遍尝生活辛酸仍步履不停的故事。除了人的无奈,牛、猴、狗、黄鼠狼这些动物也都赚得人间一捧眼泪……

谈及这本书的创作,刘震云在采访中表示,这部小说中,结构的交织是他的得意之作。在他看来,结构能力非常考验作家。“好多作家都会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真正考察一个作家的能力是他的结构能力,更重要的是认识能力和思想能力。我曾经说过文学的潜台词是哲学,作品能不能一以贯之地撑起来,不是看作家的语言能力和叙述能力,而是考验他的思想能力和哲学能力能不能闪现,希望能得到大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