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火箭军紧急驰援郑州抢险救灾,对儿童福利院进行人员转移。战士们化身东风“奶爸”,一人抱着一个娃转移。(摄:陈世峰 段得成)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微博等报道 21日17时许,河南省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河南防汛救援最新情况。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在场人员全体起立,向在灾情中不幸遇难的人默哀。
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124万人受灾
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大部地区降暴雨或大暴雨,超过1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多地道路、地铁等被淹,人员被困。
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0737人受灾,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16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647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5千公顷,成灾面积25.2千公顷,绝收面积4.7千公顷。
据介绍,河南省军区协调解放军730人、民兵690人,武警出动1159人、消防出动6760人次参加抢险救灾。
河南强降水为何持续这么久?
据介绍,17日8时至21日14时,河南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全省各地市均出现暴雨,北中部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降水量150.5毫米,地市平均降水量最大为郑州461.7毫米,最大降水站点出现在新密市白寨931.5毫米。
河南省气象台21日19时40分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预计未来6小时内,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郑州等地区有雷电活动,局部伴有短时强对流天气。郑州市气象台21日19时27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郑州市区、巩义、荥阳、新密、新郑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原因,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宁表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阻挡了上游系统移动,导致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维持。受深厚的东风急流及稳定的低涡切变影响,配合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使得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造成了河南省长时间降水。
巩义三处山体滑坡 至少4人死亡
7月20日上午以来,黄河河南巩义段赵沟、裴峪、神堤三处控导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
据了解,连续的强降雨致使巩义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市多处房屋、围墙倒塌,目前已统计到至少4人死亡,14座水库溢洪道出水,2个镇区大范围被淹。目前全市共转移群众6210户、23663人。
强降雨引发巩义山体、道路出现多处塌方,共涉及83条道路。其中,陇海铁路站街集沟段出现塌方,铁路部门正在抢险;310国道白河立交桥东300米等路段因水毁塌方导致断行。
矿泉水食物已送到 部分被困列车旅客转移
截至21日18时,郑州局管内35趟列车临时停靠,其中D3354次、K22次、G641次、K636次、G857次、Z54、D7874次、D3356次、FG6698次停郑州站;G1811次、G1577停郑州东站;其他列车停焦作站、开封站、中牟站、新乡车站等10多个车站。
停留在陇海线穆沟车站待避的K31次列车,在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共同努力下,滞留旅客于21日16时全部通过16辆大巴车撤离完毕,线路抢修正在紧张进行中。
停留在焦柳线留庄站待避的K473次列车,焦作车务段先后三批次向车上送去餐食和矿泉水。21日19时30分,16辆客运大巴开到留庄车站。车上527名旅客有序转移。
对临时停靠铁炉站的K227次列车,铁路部门、当地政府和热心市民一起分批次为列车供应物资。
郑州机场限量恢复进港航班
经综合研判,并征得民航局同意,郑州机场自7月21日12时开始,限量恢复进港航班。
郑州机场集中力量做好出港航班保障,安排飞机出港,将滞留在郑州机场的旅客运到目的地,目前,7个出港航班计划正在有序进行中。
自7月21日12时至7月21日24时,郑州机场开始逐步恢复接收15个进港航班,至发稿时,已经有两个航班降落郑州。
财政部紧急下达1亿元 支持河南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申铖) 财政部21日紧急下达1亿元救灾补助资金,支持河南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其中,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6000万元,用于支持灾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4000万元,用于支持灾区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和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工作。
财政部表示,河南省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管好、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