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讯 (见习记者刘维娜 记者李丹文/摄) 7月17日、18日上午,由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组织发起的“爱心助学”第七站走进了哈市周边的4个受助家庭。据悉,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爱心助学活动已持续14年,共捐助600多名自强学生,今年预计捐助近100名自强学生。
看望“老朋友” 受资助10年顺利高考
“叔叔阿姨,你们来了,快请进。”记者和志愿者们刚走进楼道里,热情开朗的小敏(化名)就已经出来迎接了。“这大热天你们还跑一趟,辛苦了!”懂事感恩的小敏,看见志愿者们特别亲,一直在忙着倒水拿水果。
据了解,小敏的父母离异,她一直跟随父亲生活,不幸的是她父亲也在一次车祸中导致腿部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小敏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帮助她了,我们陪着她中考,今年又看着她高考取得了好成绩,特别的欣慰。”志愿者团队队长田桂玲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就懂事,懂得感恩。每次见到我们都很亲,也总把感谢挂嘴上,孩子学习努力认真,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今年高考她考了404分。”
“我特别感谢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没有他们我可能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小敏看着志愿者们又给她带来了助学金和生活用品,激动地和记者说,“我今年报考的都是师范类的学校,希望以后可以从事教师的工作。”
从小敏家出来,记者又跟随志愿者们来到受资助的荣荣(化名)和宝信(化名)两个孩子的家,分别为他们也送去了助学金和生活用品。“他俩我们都帮扶7年了,也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荣荣和残疾姐姐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妈妈只能做些零工。宝信则是跟随母亲和姥姥一起生活,但是他妈得脑出血生活不能自理了,现在就靠着姥姥捡废品生活呢。”队长田桂玲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很努力学习。
大家庭加入“新家人” 探望受助者艳艳
18日上午,记者跟随志愿者来到艳艳(化名)的家。艳艳和母亲住在一个合租房里,她们仅租住了其中一个房间。看着狭小的房子,队长田桂玲拉住了艳艳的手,“孩子,放心,只要你努力学习,我们就一直帮助你。”
当天,记者从艳艳妈妈那里了解到,艳艳的爸爸已经去世了,而她领着艳艳来哈市打工,做的都是些零工,现在她从事环卫工作。看到母亲和记者还有志愿者在说话,懂事的艳艳一直在屋里看书。而当志愿者去和她接触时,她总是低着头,说话声音也小,偶尔抬起头怯怯地看一眼大家。“这个孩子有些自卑,但是很懂事。”田桂玲在观察了孩子一阵后告诉记者,“我们和她说以后能长期帮助她的时候,她眼泪都打转了,但是没哭出来。据我们了解,她的学习成绩还可以。”
据悉,爱心助学第八期活动将于7月末举行,到时依然会走进帮扶家庭。爱心助学的路上,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一直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