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讯 (见习记者刘维娜 记者 李丹) “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绿萝卜蹲……”在鹤岗市绥兴村的儿童之家总能听到这样的欢声笑语,这是友爱社工们和当地孩子在做游戏。今年暑假,友爱社工在绥兴村和新兴村分别开设了暑期看护班,陪当地的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和苍蝇“抢饭”洗澡得去镇上
老乡家的大火炕、锅炉房里的简易床就是社工们的寝室。“这已经是村里条件好的房屋了。”社工刘超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的苍蝇特别多,吃饭的时候,一只手拿筷子吃饭,一只手不停地驱赶苍蝇。那真是和苍蝇‘抢饭’吃。”
由于当地用水紧张,一天仅供水3次。而这三次水的供给,也大部分用在了浇地上。刘超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老乡们不多的生活用水,到了晚上,志愿者们就用湿毛巾擦一擦。周日休息的时候,大家会去镇上的浴池洗澡。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刘超告诉记者,能陪着孩子们过暑假,“这都不算事儿。”
帮留守儿童戒手机瘾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活动是做小书。这是一本特殊的书,每一页我们都有一个主题,但是内容需要你自己调查……”刘超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团队针对沉迷网络,帮孩子戒手机瘾的主题活动。而设计和发起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瑞瑞(化名)。
今年12岁的瑞瑞沉迷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每天拿着手机不撒手。经过深入了解,针对瑞瑞的情况开展了主题活动。“我们每一页小书的制造和设计,都需要孩子回家咨询家人和邻居同学。比如,调查身边的人每天操作手机多长时间,通过调查让孩子自己总结出合理的玩手机时长。”通过这种途径,让家长也意识到孩子存在的问题,和社工们一起配合帮助孩子。通过主题课的开展,聪明的瑞瑞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提出在他想玩手机的时候就练字。“瑞瑞学习成绩很好,尤其喜欢写字。如果没有沉迷手机,他的成绩应该比现在还好。”刘超拿着瑞瑞刚刚写完的繁体练字作品展示给记者看。
为困难儿童科普两性知识
琪琪(化名)是当地一个困难儿童,11岁的她渐渐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她爸爸智力缺陷,奶奶中风了,家里没有人管她。”刘超担忧地和记者说:“现在是夏天,她穿衣服一点儿也不注意,还总骑自行车。对于女孩的个人卫生健康方面,她更是一无所知。”
针对琪琪这个例子,志愿者打算给孩子们上一堂两性知识科普课。“我们可能讲得不专业,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尽可能地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利害。”为此刘超和志愿者们准备了三套资料,从儿童可看的两性知识普及,到女孩的个人卫生健康,最后是关于性侵的防御。这个暑假,有友爱社工的爱和陪伴,相信绥兴村和新兴村的困难孩子将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