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首席评论员 孙剑波
肖若腾在男子体操个人全能的比赛中,以0.4的分差败给了日本选手,获得了银牌,其中有0.3分是因为比赛结束没有致敬裁判。这一结果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说认为这是本届奥运会最黑暗的判罚,有人说裁判偷走了中国队的金牌,甚至有人认为奥委会应该就此对中国队进行道歉。
肖若腾本人对此倒是非常看淡。他不仅第一时间拥抱和祝贺了对手,而且大气地说,就算加上这0.3分自己也还是亚军,所以没有什么意难平。而肖若腾的父母更是满面春风地对儿子表示了祝贺,说表现的很出色成绩很优秀,儿子回来一定要好好抱抱他,给他做顿好吃的。我觉得这才是对待比赛,对待成绩的正确的态度。
其实竞技体育里,打分项目从来都伴随着争议不断。裁判毕竟不是机器,都有着个人好恶,细节操控上也有着微妙的尺度摇摆,否则几个裁判的打分应该完全一样才对。东道主在什么时候都是会得到“好处”的——即便裁判没得到什么暗黑照顾,但是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吃喝拉撒睡都要仰仗东道主,心里上难免有一点重心偏离。这一点主场优势,获利的不仅仅是本届的日本队,还有此前主办过奥运的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而各国的运动员和官员们,甚至相当一部分观众也认可了这种“小特权”——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好。
男子全能这个项目,裁判对肖若腾的判罚特别过分了吗?也许对于表演的感染力和完成度等方面,裁判其实可以给予我们的选手更高一点的分数,因为肖若腾其实表现真的不错,但是在未致敬裁判扣掉0.3分这一环节上,我觉得我们真的无话可说。
体育比赛的所有环节,怎样的表现应该扣分,怎样的表现甚至应该失去比赛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也绝对不是针对某个国家某个队员。明知道我们强劲的对手中有东道主的选手,一旦名次相近,裁判一定会压制其他选手以保证东道主得利,那我们为什么不在更多的环节上尽量做到无懈可击?
肖若腾并不是第一个因为没有致敬裁判而被扣分的中国体操运动员,26日,参加团体赛的邹敬园就曾经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扣过0.3分,刚刚过了两天,肖若腾又“中弹”了。
应该说中国体操队的领队和教练们多少有点小幸运,肖若腾是落后0.4分而获得了银牌,如果是0.2分,如果加上这忘了致敬裁判而扣掉的0.3分,中国就能获得金牌,那这些幕后的同志们大概率能被喷死!其实运动员的好成绩当然要靠自身拼搏,但是更要靠领队、教练,甚至队医、大厨等等幕后团队的群策群力,本届奥运会上,34岁的张亮获得了一枚铜牌,为中国男子赛艇实现了奥运奖牌的突破,谁记得2008年风华正茂的张亮因为记错了出场轮次,而领队、教练、工作人员无一人发现无一人提醒,于是惨被取消了比赛资格的往事?比赛并不仅仅是一个选手在赛场上完成动作而已,既然我们有团队有战友,成功后的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那么事前提醒事后分析总要做到位,大家都尽点心,类似张亮、肖若腾这样不该有的失误就能避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