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特邀评论员 梁学增
凡是用裁判眼睛打分并敲定名次的赛事项目,很容易引起争议。比如,体操和花样滑冰等,堪称“重灾区”。
这不, 此届东京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就发生了此类事件,我国选手肖若腾单杠得到难度分6分,完成分8.366,然后被扣0.3分,他向赛会申诉但是没有获得支持,而屈居亚军,东道主选手桥本大辉以88.465分夺金。于是,争议话题从裁判是否黑哨而展开。
裁判用眼睛定胜负,大有大权在握的优势,稍有偏差,就有被登热搜之险。这次争议话题闹得亦是天昏地暗就是一个例子,有的网友直接喷裁判:“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没取得好成绩但依然奋斗的运动员,而是身残志坚,虽双目失明,却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的裁判员”等等,话语冷嘲热讽,杀伤力颇强。有的网友对体操规则不甚了解,好像足球场边一群连越位规则都不懂的人一样,却不停在喊黑哨黑哨。
当然,有些网友对这场比赛有理性思考,对两个当事人在场上表现有比较公正评价。肖若动作细节严谨;桥本的难度以及动作质量的确更高一筹,所以两人都拿14.7并没有什么问题,桥本胜在东道主之利。
东道主在打分项目的优势,是任何一届大赛都无法规避的,这就是奥林匹克的“潜规则”。人家是东道主,我们除非拿出足够优秀的实力,要不然,这种判分都差不多情况下,照顾东道主是奥运会不成文的规定,一些东道主都享受过福利。
享受“福利”之说,只是圈内的一个说法,大家心照不宣。这个“福利”从来未请国际奥委会审核过,也未给有关国际组织打过招呼,也从未见哪个东道主堂而皇之享受过这个“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