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首席评论员 静伟
谁的孩子谁不爱?
所以,肖若腾“被打低分”,我们会觉得心疼,替他“意难平”;所以当许昕/刘诗雯被水谷隼/伊藤美诚逆转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可惜,甚至会对对手的一些违规提出质疑;而当孙颖莎4比0完胜伊藤美诚时,我们又会觉得格外开心,甚至特别解气……
这些都可以理解,区分“我者”和“他者”,本就是人类作为群体社会,与生俱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不是说得有些拽文了?用东北话说,就是“护犊子”。
“护犊子”不是不可以,但一是要平心而论,二是要就事论事。不能完全无视规则和标准,全凭一己亲疏好恶,来论断是非。更不能看自己的孩子一朵花,把别人的孩子当豆腐渣。
先说肖若腾这事儿,我的同事大波同学的观点我很赞同:“有点过分,但也许并不无辜”。既然向裁判示意是一个规则,而你又明知这一规则,且之前就有队友因这个错误扣过分,那裁判扣你分,也是无话可说。而且肖若腾自己也说,就算加上这0.3分自己也还是亚军。
至于桥本大辉的打分,国际体联已逐项解释。虽然他的失误看起来有些大,但其动作难度也大,虽出界动作难看,但左脚在落地范畴内。虽然没向裁判示意扣0.3分、跳马落地失误却只扣0.1分,这样的判分标准是否合理有待探讨,但在现有的规则下,你可以委屈,也可以不服,但只能认赌服输。
可很多网友却对桥本不肯“放过”,不但制作各种梗图讽刺比赛不公,还跑到其社交媒体用制作的表情包“屠榜”,以致桥本大辉一度关闭社交账号。
对伊藤美诚,很多网友更是满满的恶意。她和水谷隼在比赛中摸台、吹球这些小动作确实犯规而且没被判罚,很多观众看了心里不爽,表达不满也是应该的。但平心而论,即使没有那些小动作,那场球我们就能赢吗?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更像是幼儿园小朋友吵架;“是你先拽了我衣服!”“谁让你先瞪我的?”
你看人家石智勇,在试举192公斤时,因为曲肘被判无效,人家二话不说霸气地举起198公斤,照样拿金牌。能靠实力说话,人家不扯没用的。
还有很多网友,对伊藤美诚的长相、表情、身材、发球姿势、说过的话进行全方位的攻击,甚至有人将其形容成“尼古拉斯·赵四”,还获得大量点赞。不是说我歧视赵四,但把一个女孩说成是嘴歪脸斜的大老爷们,合适吗?你觉得你抖的是小机灵,但其实是拿无聊当有趣。
伊藤的妈妈在她小时候睡觉前不断重复“只有你才能战胜中国队”的教育方式,也被很多网友调侃,在伊藤被孙颖莎打败后,很多网友向其喊话:“你妈妈是骗你的!”不论这种教育方式正确与否,这事儿如果发生在中国,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很励志啊?而且,别人把你当做念念不忘的对手,我觉得更是说明你强大的反证。
比起这些网友的“挑事儿”“挑刺儿”,我们的运动员,却表现得友好、从容、大度。可谓当事者清。
肖若腾特意发微博,感谢中国观众支持的同时,呼吁大家不要过度攻击运动员。陈梦和孙颖莎主动招呼伊藤美诚上台合影,伊藤也主动提醒孙颖莎奖牌挂反了。在台下,伊藤和很多中国运动员的私交也都不错,会和孙颖莎比肌肉,把妈妈做的饭团送给中国队员……
这正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精。你可以护犊子,但不要扯犊子,更不要以护犊子的名义,扯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