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这个“站起来”的梦和你有关

生活报评论员 孙晓蕾

10月15日,《长津湖》在哈尔滨上映。

影片中,人物形象鲜活立体,战争场面层次多元,但对于情感的刻画,却鲜少运用特写。而是通过人物与环境的融合,表达着人间至悲至痛。

我想《长津湖》的成功,不仅是在于它还原了那一段真实历史,更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战争片的窠臼,让人们在恢宏壮观的光影中看到了希望与生机。

故事一开始,从淮海战役归来的伍千里刚刚回到家中,看着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他本打算用自己的津贴在家乡盖一所房子,给父母安度晚年,给弟弟娶妻生子。可谁知,一声令下,还未脱下军装享受亲人温暖的伍千里又要再一次重返战场。

踏上征途,再见不知何时。站在船头望着伍千里远去的背影,年迈的父母没有哭泣,没有抱怨,他们的眼中虽有担忧,但他们知道只有打赢了仗,才有好日子过。

为了后辈能够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为了心中“站起来”的梦,他们选择了不畏牺牲。由于敌军掌握着制空权,所以志愿军们只能昼伏夜出。在接近零下40℃的严寒中,他们啃着鹅卵石般的冻土豆,在雪中,一伏就是一天。正如宋时轮所说的:“我们不只是与敌人较劲,更是和老天爷在较劲。”这不仅仅是装备武器上的较量,更是精神上的较量。

敌人有飞机、有大炮、有坦克,而我们只有一排排的黄衣服。

为了躲避敌人的空袭,伍千里带领的部队只能在遍山枯骨的乱石堆上伪装成死尸,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没能躲过敌军飞行员的扫射。枪弹无情,生死一瞬。上一秒还是活生生的人,下一秒可能就会血肉横飞。

这场仗可以不打吗?电影中敌军的行动证明,他们不会止步于国境线,中朝一江之隔,不支持朝鲜,战火就会蔓延到中国。这场仗一定会赢吗?我想是未知的,因为在后勤供应不足、敌我装备差距极大的条件下,没有人敢说我们一定会赢,但对于那些先烈来说,这场战役,必须全力以赴;这场战役,必须要赢。

电影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没有离场。人们不知道究竟是那些黄衣服成就了角色,还是角色诠释了那些黄衣服。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烈士们的热血,守护了我们的和平。然而《长津湖》只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缩影,那些直至今日仍被人们铭记的名字,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该打的仗一定要打,因为那是一代人“站起来”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