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寿洹 生活报记者 吴海鸥 王雪莹
“生完孩子后,我好像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我这么努力去迎合每个人,为什么大家还是讨厌我?”“我会突然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快要死了,可医生却说我没病!”在你身边,是否听过类似这样的“抱怨”?
热播剧《女心理师》中,以上情况比比皆是。它们都有着极为专业的名字:产后抑郁、讨好型人格、惊恐障碍、暴食症、幽闭恐惧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追剧时,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出“共情”:“每个病症,都有生活的影子。”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京燕、心理学在职博士徐磊以及心理治疗师何秀花等冰城专家给出了解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数据显示,现代很多人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我们看到身边的某个朋友、同事整天嘻嘻哈哈,言行举止与常人无异,殊不知他可能正在遭受着心理健康危机。”
剧中:“詹璐”产后抑郁找不到生活意义
现实:70%都有抑郁情绪 有人2小时只说2个字
《女心理师》中,有关产后抑郁的案例在网上持续发酵,很多网友表示:“太真实了!”就连奚梦瑶也发文呼吁大家“关爱产后妈妈”。
剧中,“詹璐”是一位刚生下二胎没多久的妈妈,即使儿女双全,可她并没感到幸福。婆婆完全不顾她的感受,丈夫也不体谅她的辛苦。她认为自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
采访中,刘京燕及徐磊表示,产后抑郁很常见。正如剧中杨紫所介绍的,我国每年有1500多万的新生妈妈,60%到70%的人在产期或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20%会接近产后抑郁。刘京燕分享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案例,女孩小洁(化名)抑郁的原因是因为娘家妈过多干预自己的生活。“产后虚弱的她最后直接导致不吃饭、不说话。来咨询时,整个人的状态很不好,两个小时就吐出俩字,”此外,刘京燕还指出,产后身材走样、半夜睡不好等因素也是导致妈妈们抑郁的关键。幸福彤道心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徐磊表示,如今一些二胎妈妈产后抑郁的情况比一胎妈妈更多、更重,“随着二宝的出生,之前积累的婆媳矛盾、育儿琐碎再一次集中爆发。”
在心理师们看来,产后抑郁不是矫情,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作为家人,应多和产后妈妈沟通。
剧中:“小莫”不敢说“不”
现实:讨好型人格普遍存在 发个朋友圈都要斟酌半天
剧中,作为一个不敢说“不”的老好人,“小莫”在职场备受欺凌:辛苦做的项目,功劳属于别人;淋着雨也要帮同事带奶茶。他以为这样做大家就会喜欢他,可单位聚餐还是没人叫他。
采访中,心理师们表示,讨好型人格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就是不懂得拒绝别人,将别人的需求建立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刘京燕分析道,剧中“小莫”之所以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小时候的他在学校受了欺负,父母总告诉他“男子汉,忍忍就过去了”。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直到成年都是遇事先忍耐。刘京燕分析了一个典型案例:大学生小勇(化名)从来不懂得拒绝,无论自己多忙,只要同学喊他,他就随叫随到。“我问他是自己真的愿意去吗,他想了半天说‘我不知道啊,就觉得如果我不去人缘就不好了。’”通过了解,刘京燕得知小勇的妈妈掌控欲很强,甚至把儿子当做了自己的“小丈夫”管控。
徐磊表示,讨好型人格是没有安全感的体现,也是不认同自己的表现。“我接触过一位特别没有主见的女士,发个朋友圈要斟酌半天,怕别人误会自己的意思。同事给她发信息,她永远秒回。”徐磊说,一般有严重讨好型人格的患者都特别可怜,“老师、领导模模糊糊记得有这么个人,但具体长什么样大家都回答不出来。对患者来说,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因为只有当你先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别人才有机会喜欢上真实的你。”
剧中:“荀总”吃不好睡不着,却查不出病
现实:惊恐障碍源自心结 发病时会产生濒死感
追剧过程中,不少观众学习到了一个新名词——惊恐障碍。荀总来到医院看病,说自己晚上睡不着,吃东西也没有胃口。去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可他却感觉自己得了绝症。咨询过程中,杨紫饰演的心理师了解到荀总是因为失去妻子和大儿子,而对小儿子的过度担心引发的心理疾病。
采访中,心理师们表示,惊恐障碍也十分常见,不少是因为亲历了朋友、亲人的离去,在应激环境下产生出的濒死感。刘京燕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赵先生(化名),在退休欢送会上目睹了同事兼好友因心梗突然离世。此后长期生活在惊恐之中,常常出现心跳加速等情况。每次送到医院后,打完一针安定后跟没事人一样。不过在他的生活中,再也听不得有关“死亡”的消息,更参加不了葬礼。“通过了解,我得知赵先生的父亲英年早逝,后来又目睹好友的猝死,以致长期潜在于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感彻底被激发出来。”
徐磊表示,惊恐障碍患者恐惧感的产生并不是来自对现实物体或事件的恐惧,而是害怕惊恐发作的再次来袭。他们通常是因为心结多了形成病变,这类患者发病时会呼吸困难,心脏好像要跳出来。这一切来的都非常突然,没有征兆,10分钟内就达到高峰,一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就恢复正常。
剧中:“蒋静”疯狂吃东西缓解压抑情绪
现实:暴食症多为寻求安全感,难治疗
剧中还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暴食症。女孩“蒋静”从小被妈妈掌控生活,长期压抑让“蒋静”的内心濒临崩溃,只能通过食物来获得安全感,从而患上了暴食症。然而在她疯狂进食后还会抠吐,并常伴随吐血。
采访中,心理师们表示,暴食症的起因多来自原生家庭父母的管控。刘京燕分享了一个她所接触的案例:女孩小美(化名)1米68的身高,却只有70斤,是被爸爸抱着进来的。“青春期时,小美无意间听到爸爸和舅舅说她太胖。此后小美便立志减肥,吃完饭就催吐,长期以来食道被严重腐蚀,后来查出了胃癌。”另一个案例中的小敏(化名),暴食的原因是想以此报复父亲。“父母离异,她从小和父亲过。由于父亲常年打骂自己,让小敏开始自虐,想要把‘烂命’还回去。来我这咨询时,身高1米63的她仅60多斤,非常吓人。”
徐磊表示,从心理学上来讲,暴食症也是一种不够自恋的表现形态。暴食症患者都不是因为饿才疯狂吃东西,而是为了寻求内心上的一种安全感,这类病症都是不容易治疗的。
谁都会有“成长的烦恼”
心理师:发了霉的东西,抖落出来才能好
2021年,卫生部数据指出:我国14亿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达1.9亿。也就是说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心理咨询对象正在日益年轻化。
对此,何秀花列举了一些抑郁症前兆的症状,希望为大家敲响警钟:比如常为了一些小事感到苦闷、愁眉不展;整天无精打采,对未来失去信心;善感多疑,总怀疑自己得了大病……如果大家有以上症状就需要及时调节自己,保持友善、乐观的心态;多读书、多听音乐、多参加社交活动。因为心理问题,就像发了霉的东西,抖落出来晒一晒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