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社区人员缺口大 委员呼吁留住人才

面向大学生招人 提高工资待遇

生活报记者 吕晓艳 张立

疫情以来,我省的社区工作人员经常要下发各种通知、协助疫情防控,工作量加大,人员经常出现缺口。24日,在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来自民进省委的省政协委员们带来关于建立社区人才队伍长效保障机制的建议。

现状:专职社区人员总量不足

政协委员们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省社区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总体来看,社区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执证上岗比例不高等问题,与人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相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比,社区队伍在专业化、职业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2、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压力大、人员少、待遇低,而工作任务持续加大,现有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措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需要。

3、专职社区人员队伍总量不足,社区队伍与服务人口相比,人员缺口大、队伍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

建议:增编扩容 提升薪资待遇

针对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政协委员们提出以下建议:

1、做好增编扩容,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人才队伍结构。科学确定员额,每个社区严格落实每300-400户常住人口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的核定标准;对超过3000户的社区,每增加500户增配1名社区工作者,并重点面向大学生培养选拔人才,确保每个社区配齐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不断吸纳高素质社区工作者,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实现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知识化。

2、社区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留得住人”。一要强化资金保障,落实好社区工作者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严格兑现社区工作者人均补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2.5倍的标准,同时根据工作年限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待遇增长机制,用待遇留人。二要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将社区骨干力量安排在重要岗位锻炼提升,在基层培养历练干部,拓宽人员晋升渠道,让社区工作者看到晋升希望,用事业留人。三要不断优化社区人才成长环境,对从事社区工作一定年限且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通过降低门槛(参照干部招录的方式),破格提拔、任用或选聘进入乡镇(街道)事业编制,打通社区干部的上升空间,用环境留人。

3、抓好教育培训,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制度。做好对社区工作者的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专门培训,将社会工作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和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规划,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并支持和鼓励城乡社区服务人员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4、完善考核监督,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日常管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常态,身处在基层最前沿的社区干部通过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引领示范的作用。要探索建立从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党员,选拔基层干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制度渠道,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评议制度,将考核评议结果与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薪酬待遇、奖励惩戒、续聘解聘等挂钩,真正形成群众可监督、街道可考评、社区工作者自身可预期的考核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