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鱼虫

刘文田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看似寻常却奇崛的捞鱼虫,启发了我的神志,让我从中顿悟出了哲理。

我所说的鱼虫,学名叫水蚤,俗称“蹦蹦虫”,是小型观赏鱼的最佳“开口食品”。入夏以来,为了让鱼缸里的鱼苗长得更结实些,我隔三差五就去早市买“蹦蹦虫”。没想到,原本再普遍不过的“蹦蹦虫”,竟然“一虫难求”。

每天早上五点钟多一点,鱼友会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赶来,围着一个临街的门市摆起长长的“龙门阵”,直到六点左右,捞鱼虫的老板才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赶来。翘首企盼的人们按照顺序买鱼虫,一元打底,上不封顶。有好几次眼看就要排到我时,却被老板告知鱼虫已售罄。

这使我想起儿时随兄弟姐妹们去江畔捞鱼虫的情景。每年从六月份开始,一直能捞到十月中旬。捞鱼虫一般会选个晴好的清晨,大家自备捞虫工具,骑着自行车一路向北来到江边,再顺着江水向东往江坝外方向骑出十几分钟,就可以捞到个头匀称、色泽红润的极品“蹦蹦虫”。每次去也不贪多,捞上几网,够小鱼吃上三两天的,便打道回府。回到家里,简单冲几遍,倒入一个大口容器中,然后置于阴凉处,养上三五天没问题。

偶尔也会在天气晴朗的节假日和别人凑热闹,到马家沟或者更远的松花江北岸去捞鱼虫。运气好时,一上午能捞到大半桶“蹦蹦虫”,倒在铺着报纸的沙地上,在烈日和江风的作用下,很快会被晾成品相极佳的干鱼食。当然也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比如顷刻间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将晾在地上的鱼虫冲得到处都是,令人十分不爽。

我们偶尔也会把捞到的鱼虫拿到公园旁、胡同边去售卖。买鱼虫的大都是老者和孩童,当年普通人家里都是些便宜的燕鱼、红箭、黑玛丽、凤尾……花上一两分钱就能买到挺多的鱼虫,倘若遇到脸熟的街坊四邻或是亲朋好友来买,还要免费送人家一些。即便如此,一个暑假下来,也能攒够一笔小惊喜,开学后添补些新铅笔、新橡皮和笔记本,还是绰绰有余。其实那时捞鱼虫不仅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感受童趣,还能经历风雨、体验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历练了身心和体魄。

时光荏苒,转眼数十载如白驹过隙。以前在马家沟畔轻而易举就可以捞到的“蹦蹦虫”,早已不见踪迹。记得那时在岸边见到清澈的河水里汇聚着成群的“蹦蹦虫”,还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如今却已成为往昔的记忆。

在唏嘘感叹之余,我想得更多的还是应加强江河治理,保护环境。相信家乡的未来定然会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更加温馨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