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讯 (记者仲亮) 13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振兴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在本场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延良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主题进行了主旨发布,并与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爽,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成一起回答了记者提问。
打造“1+13+N”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陈延良说,我省健全中小学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书记、校长分设率达到99.97%,专职副书记配备率达到100%,制发民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选派和管理办法。出台高校党建工作五年规划,打造高校党建品牌20个,在全国率先成立助力区域发展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专家联盟。
高标准打造龙江特色“大思政课”建设体系,全国首创编印了该课程重要文献库、重要史料库、教学案例库、重难点问题库、教学素材库、试题库等“六库”12册,省域内全覆盖打造“1+13+N”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优化升级“头雁”“龙江学者”支持计划
陈延良表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务院表彰激励,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集聚融合“龙江方案”落地实施,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9个职教集团助推区域产业发展,“鲁班工坊”建设实现零突破。61个现代产业学院对接服务“4567”现代产业体系。龙江工程师学院集聚省内16家优势高校,服务50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解决近200项技术难题。全省高校新增高水平创新平台19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20余项,成交额2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24项,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达成合作成果10项,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凸显。
优化升级“头雁”“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立项资助百篇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省高校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人才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新增“两院”院士2人,全省现有“两院”院士38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7人,省属高校“长江学者”入选人数为前两年入选总数的2倍,全省现有260人次获聘“长江学者”。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质化
陈延良说,我省2023年获批教育部专项资金由上一年度76.1亿元提高到81.5亿元、增幅达7.0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取暖费补助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70元,取暖费补助资金达到7.4亿元,增幅达42.3%;博士生招生计划由上一年度1734个增加到1902个,增幅达9.7%。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44所,推进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278个,实现170所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全覆盖。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八个一”工程,开展“龙江师魂——讲述好老师的故事”系列活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力度持续加大。开展访企拓岗、百日冲刺、“宏志助航计划”等活动,走访用人单位1.3万家,新拓岗位20.1万个,在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毕业去向落实率和留省就业率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每年投入6.38亿元 支持92支创新团队
程爽介绍,我省高教资源丰富,78所高校高层次人才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二,是我省人才资源重要集聚地、策源地、引领地。
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出台后,省教育厅在省人才办牵头指导下,每年投入资金6.38亿元,稳定支持92支创新团队。创新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支持计划”,在全国率先探索了省级统筹、校企联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龙江工程师学院,集聚省内16所理工科高校和45家重点制造企业,同步成立高端智能装备产教融合育人联盟,校企共建5个工程硕博士专班,对接71家龙江企业188个项目开展专业实践,打造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龙江样板。
哈工大入选全国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
程爽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地方高校101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入选全国24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全国首批33家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入选全国首批18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入选全国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入选全国首批双创学院和双创基地,龙江工程师学院实现“2+1+X”学业与职业资格贯通,为我省培养了大批制造业企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
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
董成介绍,我省重点实施几项重大行动。一是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优化普惠性资源结构,加大人口聚集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推进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推进有条件的优质学校挖潜扩容,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通过综合施策倾斜支持帮扶一批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成长为新优质学校;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和城乡共同体建设,通过以强带弱、以城带乡,整体托管、专项突破等措施,加快办好一批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学校。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深入挖掘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加大薄弱高中和县域高中托管帮扶力度,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四是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