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璋
上世纪60年代,手推车在伊春来说主要是拉人,拉各林业局来林业中心医院治疗疾病的老人。在伊春火车站下火车后花三元钱,租一辆手推车,把患者拉到医院。手推车上铺着草垫子或破旧被子,这就是伊春的主要交通工具,后来才用它拉烧柴。
我们学校是第五平车管理处和十二伐木场联合管理的学校,放寒假了,上山用爬犁拉烧柴,十爬犁至十一爬犁才拉一溜柈子,一溜木柈子的标准是:长六米、宽六十公分、高一米。要用手推车拉柈子,只用4手推车就能拉一溜木柈子,心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买一辆手推车。
那会儿,我暗下决心,一定买一辆手推车。那年我们俩每月的工资才86元钱,攒了一年多的工资,总算把钱攒够了,又托人搞了一张购买手推车的券,花了二百八十二元钱,买了一辆沈阳生产的“跃进”牌手推车。
手推车进了家门,我校的老师、左邻右舍都纷纷上车来围观。我将两个车把手用手帕包扎起来,车架子用布条缠上,邻居们轻轻触摸着,嘴里发出“啧啧”的称叹声。
自然,这辆手推车成了我家的心爱之物,寒假期间,每天拉烧柴回来后,都要把它擦拭一通。记得我姨夫来借手推车去车站拉行李,天都黑了,仍不见其踪影,那一刻,我内心无比焦急,特别担心爱车出了问题。当我姨夫推车进门后,我仔仔细细地将车检查了一遍,弄得姨夫很不好意思。
上世纪80年代,儿子订婚了,不用说手推车了,自行车都是不可少的聘礼了。再后来,现在孙女结婚,摩托车、电动车,甚至小汽车都进入千家万户,但那辆手推车仍然不舍得丢弃。其实这辆手推车除了车架子还是原装,其余的部位已更换过许多次了,可我就喜欢推着它,到山边河沿捡点棍棍棒棒的柴禾,回家当柴烧,也顺便锻炼身体。它陪伴了我半个世纪,也载着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奔跑,它见证了一个家庭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