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超到中学

赵浩翔 一个足球人的逆风之路

国青队队员(赵浩翔 右一) 受访者提供

生活报记者 周际娜 摄

赵浩翔与恒昌中学队员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生活报记者 周际娜

2009年,16岁的赵浩翔被长春亚泰俱乐部交流到陕西青年队,参加全运会U16的比赛,拿到了一块金牌。闭幕式上,他找到黑龙江代表团,想跟黑龙江队旗合影。当时,周围人对这个衣服上印着“陕西”的运动员大为不解。他解释道:“我是齐齐哈尔人,因为黑龙江没有足球项目,我一直为外省球队效力。希望未来有一天,能为黑龙江足球贡献一份力量!”

赵浩翔不只是说说而已。今年是他回齐齐哈尔恒昌中学执教的第八年。从桀骜不驯的中超球员,到成熟内敛的中学教练,他带队一次次捧起省冠军奖杯,培养出我省第一位入选中国中学生国家队的球员,也帮更多龙江孩子实现了足球梦想……

中超球员 回家乡中学执教

31岁的赵浩翔,仍然清楚地记得8岁时的一个夜晚。平时常带他玩球的爷爷,在突发心梗离世前的几个小时,把他喊去,“等你再大一点儿,我带你到大连、沈阳那边练球去。”

为了完成老人的遗愿,10岁那年,赵浩翔被父亲送入位于秦皇岛的中国足球学校,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此后十余年间,这位足球小将进入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踢中超联赛、进入“国少队”和“国青队”,还曾入选新华社评出的全运会男足最佳阵容。他的足球之路原本相当顺遂,直到2012年,他在卡塔尔比赛时十字韧带撕裂。跟伤病几乎同时到来的,还有一份无法赴约的国奥集训邀请函。荷兰籍主教练里克林克发来的那封邮件结尾,用中英文双语写着:“有时,退后一步是为了向前两步,保重,我们期待尽快见到你。”

然而,伤病、父亲罹患肺癌以及俱乐部合约问题,最终还是让他憾别赛场。赵浩翔成为足球教练是在2015年,当时他只有22岁,去贵州一所小学帮发小儿组建足球队。在他的调教下,仅仅几个月后,球队就拿到了全市冠军。带队夺冠的成就感,让他开始对当教练产生了兴趣。

那年冬天,他返乡探亲,跟邻居一起踢球。邻居是位体育老师,劝他留在家乡齐齐哈尔教足球,并把他推荐给了恒昌中学。出于兴趣,赵浩翔每天开车30公里去学校当“义工”,带队才一个月,就去帽儿山参加雪地五人制足球赛,逼平了省内的一支强队。那场比赛后,赵浩翔决心留下来,带出一支全省最好的队伍。

放弃高薪 带队夺下第一个省冠军

冰冷的现实,跟呼啸的北风一样打脸。以恒昌中学当时的实力,想打进全省前八都很难。3场比赛一球未进,以及不管穿多厚都能冻透的室外训练,让从小习惯了跟俱乐部去广州、昆明等地冬训的赵浩翔,差点儿打退堂鼓。最让他心绪不宁的,是当教练的头几年,每到冬天转会期都有中甲、中乙球队向他抛来橄榄枝,“一接电话,闹心好几天。”

赵浩翔自己也承认,很少有球员入选国青队,不当职业球员的。从年薪令人咋舌的中超球员,到月薪三千的中学教练,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就连他去考教练员证,培训讲师都觉得可惜,要给他当足球经纪人。长春亚泰梯队同样许以高薪,他依然没去。赵浩翔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不想再背井离乡踢球了。

2018年,赵浩翔考取了亚足联B级教练员证,可执教职业俱乐部二线以下球队。那年他才25岁,是全国最年轻的持证者之一。尽管足球生涯履历光鲜,又是B级教练员,但他执教校队,依然不被看好。从最初的小组没出线、全省第7、全省第5……在质疑声中,他顶着压力,努力地证明着自己。2020年5月,赵浩翔终于带队夺下第一个省冠军,妻子打来电话询问战绩,压抑许久的他哭得很大声。

“那天球队赢了,我比当年进国青队还激动。”赵浩翔感慨道。

艰难选材 “改造”调皮捣蛋学生

足球,这个让亿万中国球迷又爱又恨的运动,选材到底有多难?想必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

“我常吃‘闭门羹’,我同事招队员的时候,甚至被家长骂过。”赵浩翔形容,踢球就像是在赌命运,风险大,成材率却很低。这几年,他带过100多名队员,90%都是农村孩子,其中大部分来自泰来县。他曾经相中一个颇有天赋的孩子,喜欢踢球,跑动速度快,左右脚都能踢,但孩子父亲极力反对,觉得踢球不能当饭吃,把孩子送到外地一个技校学汽修了。

很多时候,他是被动选材,“改造”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一个爱打架的“小太妹”,跟着他练球,通过体育单招考上了吉林大学。有个中考语文3分的男孩,特别难管,曾用石子划豪车,在车上写“你这车挺贵”,父母赔了人家好几万。但男孩喜欢踢球,最怕教练让他停训,赵浩翔不仅教他踢球,还天天做思想工作,后来男孩考上了山东一所体育院校。

调皮捣蛋的不好带,学习好的家长又不让来。如今,每天在恒昌中学球场上奔跑的李杨,是赵浩翔好不容易才劝来的。李杨7岁开始踢球,个人技术好,学习成绩也不错,为了让他来踢球,赵浩翔没少跟孩子父母许诺。这个晒得黝黑的高一学生,如今已经拿了两个省冠军,他兴奋地和记者聊起自己上个月战胜心魔踢进了点球,并感激地望向了赵教练……

理念传承 “要做球星先做人”

近年来,国内校园足球广泛开展,越来越被重视。虽然与外省的足球发展差距较大,但我省的基层足球教育仍在默默蓄力。

2018年,恒昌中学成立了足球预科班,把选材和训练从高一提前到了初三。每天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练球,带队员们进行专项训练、培养球感、锻炼体能等。在训练场上,赵浩翔常说一句话:“要带着脑子来训练。”他给孩子们讲授先进的足球理念,加快场上节奏和决策速度,还在足球班的墙上贴了一句话——“要做球星先做人”。这是中国足球学校的校训,长大后他才明白这句话的重要性。

被称为“黑龙江省校园足球第一人”的王宇航,就曾在足球预科班接受高水平足球训练和文化课教育。2021年,王宇航成为教育部组建中国中学生国家队以来第一位入选的黑龙江学生。这个泰来男孩,脚法好,拼抢积极,据赵教练回忆:“他特别努力,为了减重,每天跑一万米,冬天跑得帽子上都是冰碴。”

2023年8月,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获得“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今年3月,赵浩翔又收到了一个振奋的消息。全国30所院校新增足球运动专业,其中17所院校已经开始启动招生,体育单招院校数量也大幅增加。这意味着,更多踢球的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今年6月,世预赛备受瞩目,赛场上有4个国少、国青时期的队友,赵浩翔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心情远比普通球迷更加复杂。球员时代为了避免口舌之争,他每次坐火车或者飞机,一旦被人询问,就说自己是学生。现在,赵浩翔会说自己是体育老师,尽量不提足球,因为怕被追问:“中国足球,何日出头?”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比起“出梗”,中国足球显然更需要的是出人才。赵浩翔也是队友中,为数不多回到基层当足球教练的。或许真正的勇敢,是有胆量坚持一件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儿。这个曾征战绿茵场的球员,庆幸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于不必再用个人身价来衡量,他逆风飞回起点,找到了一条更艰难却也更有成就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