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变成交钱旅游:

“混搭”的教育结不出正经的果实

生活报评论员 孙秀峰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有大学生在网上报名支教,发现七天的行程,前四天旅游,后三天上午支教晚上备课,收费3590元。招募机构特别注明:“参加项目可获得具有含金量的志愿服务证书,可用于申请国外高校的入学机会。”

教育,本是何其美好的字眼;支教,更是要在贫瘠的土壤里播撒希望的种子。然而,当如此神圣的字眼被赤裸裸的商业欲望所裹挟,不仅破坏了孩子们的信任,也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

七天的行程,四天游玩三天上课,这是支的哪门子“教”呢?组织机构不过是以爱心为名,行旅游之实,最终实现赚钱目的;报名者在吃喝玩乐之余,顺便打一次名为“支教”的卡,拍照发朋友圈,并配上几行悲天悯人或语重心长的文字,藉此收获一些不明真相的赞美和吹捧。至于额外附赠的志愿服务证书,也许出国留学用得上,也许职称评优用得上,也许吹嘘炫耀时用得上。孩子们,则沦为这场逐利闹剧中的背景板……

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但把公益性的“支教”做成了营利性的旅游,还拿志愿服务证书作为噱头兜售,显然触犯了法律红线,更有悖社会公序良俗。我们同样也不能指望行业自律解决现实的问题,支教作为专业的志愿服务,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审批流程,不能任由商业机构以“支教”为名义随意开展。主管部门应拿出切实有效的手段,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短支教期限进行规定,通过更严格、更细致的举措,避免让支教变成花钱买证的渠道。

政府部门也应做好宣传引导,让有志愿服务意向的群体,在指定的网站查询项目,统一的通道进行报名登记。好消息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已计划启动“社会捐赠和支教管理备案网络平台”,严查“支教研学”商业行为,防止支教名义被滥用。

支教是公益,不是生意,孩子也不应该是商人牟利的工具。对于支教老师而言,学生也许只是他们人生中某一时段的过客,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老师的影响却可能伴随一生。让支教回归支教、旅游回归旅游,让我们共同守护好一颗颗纯净无瑕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