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为
近日,一则“95后研究员拥有4个博士学位、2个博士后”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官网发布的研究员赵子健简历显示,其出生于1995年,先后取得加图立大学艺术学博士、莱西姆大学心理学博士、技术管理(艺术科技)博士后、心理学博士后等多个学位,并担任22项社会兼职。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其学位真实性。目前研究院已声明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将进一步核查其学历学位。
有媒体跟踪报道发现,赵子健的4个博士学位中,两个为线下学习取得并已获学位证书,另外两个为在线课程所得,未获得教育部门认证。而其简历中填写的诸多社会兼职,也有多处无法得到相关机构证实。此事折射出当下部分用人单位在人才聘任中,对应聘者学历背景审核不够严格,对网络教育、远程学位的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学历证书的含金量亟待厘清。
值得一提的是,事件主人公热衷“集邮”各类社会兼职头衔的做法,在社会上并不鲜见。如今,注册成为各种学会、协会会员的门槛很低,一些人为了面子或利益,热衷于收集各种看似光鲜的头衔,实则并未真正参与相关学术活动,亦无实质贡献。这种急于追求虚名、好高骛远的心态,显然有悖于学术研究应有的严谨态度。而每一个以学术为志业的人,都应以此为戒,当以诚信为立身之本。
另一方面,对于学位虚名的急功近利也引来投其所好,甚至不乏国外知名大学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据报道,韩国延世大学近年推出了针对中国学员的“博士后及访问学者项目”,宣称“无需出国、线上授课、配中文翻译”,每期学费高达18万-20万元,实则课程质量难以保证,与正规博士后项目相去甚远。
遗憾的是,一些国内机构在人才引进时,对此类“野鸡”项目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识别能力。这固然有管理者自身学术水平、评判能力不足的原因,但从深层次看,也反映出一些单位在人才选拔时,热衷于追逐国外头衔,而忽视对学习内容和学术能力的考察。某些管理者希望借助高学历人才装点门面,却无暇顾及其真才实学。这种急于求成、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势必助长投机取巧之风,引来更多虚假包装的学历产品,最终损害学术生态,背离教育初衷。
对于年轻人来讲,追求科学、献身学术,本就是一条充满艰辛、需要不懈奋斗的道路。新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E·辛顿、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加里·鲁夫昆就是很好的榜样。辛顿本科学心理学,研究生转学AI,曾当过木匠学徒,后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鲁夫昆本科主修数学,研究生跑去当过电台DJ,后在哈佛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他们年轻时都尝试过不同的人生路径,但最终凭借对科学的无比热爱,献身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此,成为优秀学者的关键,在于保持一颗纯粹的求知之心,而不在于追逐虚妄的头衔。
诚然,要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尤其要坚持学界已有的惯例传统(例如同行评议),强化学术共同体自我净化能力。对学者的评价,亦应建立在其真才实学和学术贡献之上,而不应过于看重行政级别、获奖记录等外在标准。每一位学人都应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以学术诚信、严谨治学为己任。整个社会也应努力营造崇尚学问、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让年轻人敢于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未知,不至于在各种人生幻影和浮云中浪费青春。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