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君 我省是国家重要装备制造基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发展与演化,已经具有装备制造资本输出的条件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为我省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战略契机,也为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恢复经济增长实现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龙江制造升级版注入了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合加快发展资源的正能量。加快推进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之举,意义深远。对此,我们应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特色,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并管控好风险。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之举 加快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旨在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深化下,更加主动地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引入外部需求要素,激活诸多优势富余产能和有待寻求订单工业存量盘活以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扩大,进而实现由产品出口到产能出口的工业转型升级,为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成长拓展更大的空间。我省应抓紧研究优化富余工业产能释放的外部需求,与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项目、合作意愿对接,形成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订单。 一是把优质富余工业产能“走出去”的要素资源配置锁定在“优进优出”的制度结构设计上。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低迷源自于工业增长低迷。从表象问题看,是能源工业出现历史拐点和数量驱动行业市场需求黄金期终结造成的,但本质是市场需求对接的不够、研究得不透、商业模式创新跟进不够等原因综合、叠加造成的。众所周知,即便是我省资源禀赋条件好的食品工业、技术水平高的装备制造业、市场有需求订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也多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低端配套利空、恶意竞争无序的困境之中。围绕“优进优出”新开放战略要求,重构我省工业系统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必须优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回报率高、风险可防控的优质产能。这实质是全省工业体系的一种资本优化,持续的组织创新,竞争倒逼的管理升级,形成新优势和规模经济不断进行的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以及技术领先、文化包容、标准互认的结构性改革。如果我们再沿用过去的“大进大出”对外发展模式,必定是死路一条。 二是进行资本打捆、企业抱团、全产业链构建整体输出。与以往跨国公司牵动的发展战略有所不同,我国实施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一种全方位的对外合作新模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激活了沿线国家、地区的潜在市场需求,为企业主体、地方政府合作、人文交流提供了诸多新战略契机。为此,我省必须加紧谋划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扮演大块头的合作事项、具有发展牵动力的产业项目、能够引起眼球效应的投资并购题材等产能走出去项目,打造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 二、应做好顶层设计、增强发展可持续性并管控好风险 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我省装备制造通过国际化方式实现振兴与发展的战略机遇。它不仅涉及优质富余产能有效有序释放问题,更涉及到如何将我省工业向中高端迈进,抢占国际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产业成长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整合集成、形成特色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管控好风险等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与我国及有关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制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行动计划是关键。它决定着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好老工业基地加减乘除法的要求、李克强总理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抓紧梳理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投资线索和商业机会,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国家支持项目及沿线国家、地区的发展战略。要将一些可能的和潜在的发展合作意愿,上升为国家战略行动计划,与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投融机构和国际合作平台衔接,制定出行动计划,引导、支持和鼓励驻省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进行生产性服务。 二是打破各种界限与束缚,最大限度释放优质富余产能,对于“走出去”产能进行整合集成。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产业门类齐全、配套条件好,要在整合资源和产能集成上形成新的、更大的生产力。比如电力产能输出,探索哈电站集团、中国一重、龙煤集团、建龙钢铁以及民营骨干和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路径;哈飞汽车的自主品牌和国产化优质富余产能与省内外的配套厂进行全产业链整理,将机械加工、铸造、非标件生产以及钢铁、有色金属、工程塑料、电控元器件整合,寻求国外中低端、有效益的明星市场;哈药集团、北大荒集团、森工集团等药品食品构建全产业链向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军,拓展涉外农业发展项目建设等。 三是充分利用我省向北开放窗口的战略契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和商业运行模式。我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未来比较优势突出的招商引资题材和投资回报率诱人的投资领域。要坚持更加开放的视角,既要吸引海外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高级发展要素为我所用,还要将走出去的产能进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企业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抓住中国制造2020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契机,利用能够实现走出去、带来巨大收益的优质富余工业产能,吸引“互联网+”的企业、资本、技术和人才。既把走出去的产能高端化,又要保证本土工业产能持续转型升级,形成国内外工业持续创新;捆绑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建设投融资平台,防止后续建设中资金断裂;促进国际间地方政府的BOT、PPP项目合作,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际化创客,将工业产能输出转化为省内民众受益、境外公民得实惠的普惠行动;建立现金支付、人民币结算、股权投资、收益远期交割、资源能源和初级产品易货贸易等多种分配途径。总之,将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贯穿始终,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兼顾社会效益。 四是提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发展可持续性并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充分考虑走出去产能的长远性,让走出去产能到境外充分吸收养分发展壮大。要从制度、法律、战略和文化包容角度,管控好各类风险,形成和谐发展的合作态势。在此,必须注意,在确保工业产能输出形成发展态势的同时,一定要防止本地工业实体空心化以及发展收益“漂移”出去。 (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