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晖 慈善是什么,离我们有多远?邵逸夫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网上打开中国地图,搜索“邵逸夫教学楼”,会看到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识占满了屏幕,这都是老人生前捐建的。大爱无疆,大音希声。邵逸夫告诉我们,慈善是一生的大事业。 一个年轻的乞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在一次募捐活动中,一位双腿残疾、用手走路的乞者来到捐款箱前,掏出乞讨来的所有硬币、纸币,悉数投到捐款箱中。他的举动,令观者动容,闻者戚然。“最美乞丐”龚忠诚告诉我们,慈善即在伸手之间。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它可大、可小、可远、可近,但这均是表象,秉持一颗爱心才是它不变的内核。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助人者自助”、“乐己者乐人”,遇人困顿慷慨解囊,逢人危难施以援手,古往今来,中国人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乐善好施的因子,在危难紧要关头,爱之火种就会被点燃,消弭一切灾害与苦痛。 对慈行善举的称颂与赞美,历来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追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1989年,韦唯一曲《爱的奉献》风靡全国。殊不知,歌曲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当年,北京一名中学生罹患重病、无力医治,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为孩子募捐,孩子最终得救。此后,作为公益、慈善歌曲的代表,每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温暖与感动之时,《爱的奉献》那熟悉的旋律总会因慈善而响起。 歌声穿过三十年,见证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喜乐哀愁。说“喜”,是汶川大地震后,举国上下的善心善举得到最大程度汇聚,让我们看到中华儿女的团结互助。说“愁”,是因受“郭某某”等事件影响,各级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捐款去向何处?管理可否透明?消弭募捐疑云,已到了刻不容缓、必须亮剑之时,急需重锤响鼓连击。 不管是高潮还是低谷,是相信还是怀疑,是坚持还是犹豫,中国人向上向善的火种一直都在。即使在慈善尚未“脱敏”之时,君不见多少诉诸网络的募捐求助,都获得了圆满结局。甚至,在病患治愈之后,仍有源源不断的“爱心”抵达账户。“白纸与黑点”的隐喻告诉我们,“黑点”再明显,也无法改变“这首先是一张白纸”的事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慈善的质疑,会压制但无法阻挡爱心;高扬新鲜出炉的法律之剑,为爱心护航,善行善举必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生机勃发。 生于斯长于斯,国家是我们的命运共同体,中华儿女是我们的兄弟姊妹,互帮互助是应有之义。慈善从不苛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但它鼓励每一个人,在他人需要帮扶、救助之时,不吝伸以援手,点亮爱心之火,以一点一点光亮的汇聚,照亮他人前行之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论何时,这个世界都需要你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