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桂英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树立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大省的稳固地位,绿色食品认证面积、产量、标准化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市场网络和品牌影响力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绿色食品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牌。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育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品牌,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以来,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行动纲领,全省上下创新举措,多点发力,突出“卖得好”,狠抓“种得好”,强化“管得好”,绿色食品产业呈现出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 预计到年底,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可达7400万亩,约占全国1/5,绿色企业总数达到890家,开发了水稻、玉米、大豆、杂粮、杂豆、食用菌、乳品、水产、山产、饮品、蜂品和特色等产品系列,打造和培育了“寒地黑土”、“北大荒”、“北奇神”、“五常大米”等一批著名品牌,全省有15个绿色食品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有近200个绿色食品产品获得省著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11个。以大米为主的粮食类绿色食品,以大豆油为主的豆类绿色食品,以食用菌、蓝莓为主的山特类绿色食品,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价格优势也日益突出,优质优价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记者从省农委获悉,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多年来农业部的监督抽查和检测机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绿色食品质量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今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7%。年初以来,依托优良的农业生态和优异的产品质量,我省在抓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把省外绿色食品的目标市场定位在高端消费群体较为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突出抓好绿色食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网络众筹“我在黑龙江有亩田”绿色有机农产品销售活动,示范带动全省各地探索“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精选55个高标准营销示范基地与28个高校对接,在互联网营销、产品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农业技术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展会营销推动“卖得好”;利用“候鸟养老”系列推介活动重点在华南、华中、华东和京津地区举办黑龙江绿色食品专题展示会;组织企业在京、沪新建、扩建一批绿色食品展示销售中心(店)。一系列超常举措的实施,有力推动了绿色食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促进了龙江绿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目前全省绿色食品专营市场体系已日趋完善,展会作用日益凸显,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位于北京全国农展馆的黑龙江绿色食品销售中心,已成为我省在首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辐射最广的绿色食品展销平台和宣传窗口。一大批绿色食品专卖店开进了深圳、南京、大连、青岛、上海、福州、厦门、深圳、珠海等地,将黑土地出产的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送到各地消费者的家门口。黑龙江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急剧升高。龙江绿色食品推介每到一地,都会刮起一阵绿色食品消费旋风,形成一股黑龙江产品热。我省绿色食品公益广告,传播累计触达约4.6亿人次,实际触达约8102万人口,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人群约50%人群;绿色食品在35个中心城市目标消费人群中传播累计触达约2.23亿人次,实际触达约3445万人口,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消费目标人群约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