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轶琳 近日,一张“城市服务业高薪榜”出炉,按摩师以平均月薪17669元居首,健身教练与月嫂紧随其后,前十名中,还有大家热议的快递员,以及较为“冷门”的空调安装工。 榜单甫出,即在网络媒体、微信朋友圈刷屏。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文章标题皆冠以“震惊”“竟然”等字眼,在网友跟帖中,更有不少“白领”对动辄过万元的服务业高薪表示“不淡定”。这些反应虽称不上过度,但不难看出,目前仍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服务业高薪现象的成因,甚至对相关职业还或多或少存在“偏见”。 其实,服务行业薪酬并非一夜暴涨,高薪是由市场决定的。以快递行业为例,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商O2O交易量的激增促成了快递业的跨越,其中我国2016年的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在此背景下,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员、送餐员的高薪理所当然。 而一些相对传统职业收入的提高,如按摩师、月嫂、健身教练等,则表明大众对健康、养生等需求越来越重视——人们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尤其在生活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人们对于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满足”提升为“享受”。这种“软性消费”支出的增加,更体现出对服务者劳动价值的肯定。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发展服务业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数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增加,2015年首次突破50%,2016年上半年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GDP的比重是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而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普遍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同样的,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也在提高,这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可见一斑。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我们应当摈弃旧观念,接受“服务业高薪”这一常态。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占比的提高,服务业的收入理应相匹配地提高;另一方面,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也在提高,很大部分不再是“半路出家”的打工者,而是具备专业技能的新“蓝领”,收入也理应相匹配地提高。比如,有些健身房要求私人教练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再如,越来越多的月嫂,经过了专业培训,甚至是“科班”毕业,在大学学习过相关专业。 总的来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高薪将是大势所趋,也应该是我们乐见的社会现象之一,大可不必为之感到“震惊”。社会分工不同,职业不分贵贱,每一位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都有权利获得相应的回报。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