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要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此前,我国已经有多地相继出台政策,将职称评审与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松绑。这是推进职称评审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即取消由行政部门统一设置的职称评审考试门槛,给用人单位更大的评审自主权。而除了取消不科学、不合理的职称考试外,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审机制,由行政主导转为学术共同体评价。 参加职称评审,需要先通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这一做法,早在10多年前,就遭遇舆论质疑,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行政许可。很多评职称者花很多精力准备外语考试,只为通过,最终并没提高外语水平。而围绕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形成一条包含教材、培训的利益链。 取消统一的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要求,这是突破既得利益的放权改革。但是,也有人担心,没有这些“硬条件”之后,职称评审会不会滋生更多的“人情交易”。近年来,在各省市推进的职称改革中,都提到要破除“唯论文论”,取消统一职称考试标准,这次印发的《意见》,也提到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这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在具体落实时,如果评职称依旧由行政力量主导,确实可能会发生普通老百姓所担心的事,即那些与领导关系好者,会不会既不要考试,又不要论文,就凭领导说好就评上职称呢?因此,对于取消职称考试、打破唯论文论,公众有自己的疑虑。 回溯历史,我国当初在评职称中增设考试和论文要求,就有着避免人情操作的意味。然而,解决的只是表面的公平,而并非对人才的科学评价。要让评审真正关注参评者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改革由行政力量主导评审的机制,实行学术共同体评价。具体而言,由于职称关注的是参评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就应该从专业角度进行评价,需要采用专业标准。目前职称评审中关注的考试标准、论文标准,均非专业、学术标准,而是行政标准。比如论文标准,这貌似学术标准,但从评审关注的重点看,目前的论文标准实质是行政标准,有的地方评职称时,只要求参评者提供论文发表的期刊封面和目录,这看重的就是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在什么档次的期刊,这种论文评价,显然容易滋生论文交易、买卖。而如果实行学术评价,就会关注论文本身是否具有创新价值,会组织论文答辩,那些花钱请人撰写、发表论文者不就露馅了吗? 因此,既保障公平,又符合人才评价规律的职称评审,应该建立学术共同体评价机制。而能否切实建立学术共同体,这是我国职称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我国对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改革,都在强调去行政化、官本位,建立现代学校、现代医院、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实行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总体看来,这些改革正在推进,但是,离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其中最大的阻力是,当前推进去学术去行政化的改革,由行政部门主导,而非学者共同参与,把学术委员会建设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独立运行。这也要求,我国在推进职称评审改革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改革。 来源:《北京青年报》 同题观点 乐见迈出关键一步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曾是职称评审的必选考项,且成绩达标是很多人晋升职称必须跨过的“门槛”。这种“一刀切”式的评审制度,已成为很多“凭技术吃饭”的人成长进步中的拦路虎,以致奥运冠军难以评职称等奇葩事情时有发生。 由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与职称评定捆绑在一起,它们已成为一些培训机构与个人赚“黑心钱”的平台。报名时,一些培训机构打着“包过”旗号招徕生意,有的甚至公开教唆考生考试作弊;考试时,有人高价收费找人替考,甚至利用QQ、手机短信或者无线电信号传送答案。这种“批发式”的考试作弊,对于那些诚信考生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 基于上述原因,割掉职称评审的“阑尾”的呼声近年来日益高涨,一些地方已先行先试。比如,去年上半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就印发了《哈尔滨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将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将外语成绩、发表论文作为刚性要求。 可见,此次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明确“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既是对顺应民意的及时回应,也是对职称评审改革的简政放权,当然,要使这一制度善意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赖于各地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执行力及更为缜密的配套设计。如此,方能产生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社会氛围,激活创新人才源头活水,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屈金轶 来源:《长沙晚报》 步子还可以再大点 职称制度改革终于落定,给了广大专业技术人才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无疑是件令人倍感温暖的消息。以往,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不良职称评定倾向横行,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步履维艰,职称制度已然走形变味。此次《意见》的出台,既是鼓励,同时也是一次纠偏。 此次出台的《意见》仅仅是针对高校教师等的职称系列改革,而并未涉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同是教师,同是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面临着评职晋级的束缚,但显然,中小学教师未能赶上这趟政策,依然要为评职晋级的事情焦头烂额。中小学教师的评职晋级,排资论辈、看重论文等等都相当严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美好愿景都还未落到中小学教师头上。种种问题,依旧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来化解。 当然,中小学教师因为基数庞大、高级职称名额偏少等诸多原因,改革起来的难度大、遇到的阻力也更多。更何况,诸如论文、职称英语等硬性指标,对于部分农村教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繁重的教育教学压力之下,教师还要为少数几个职称名额而争得焦头烂额。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师花钱发论文等等似乎便难以避免了。与其责怪教师弄虚作假,倒不如反思这背后的政策瓶颈。 无论如何,《意见》的出台都值得肯定,但在改革的力度、改革的范畴、改革的内容等诸多方面,还可以有进一步作为。只有步子迈得大一点,改革惠及的人员才会多一点,这也正是中小学教师所期盼的。 王瑶来源:红网 评价人才要回归本原 纵观《意见》,不仅明确了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以及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弱化硬指标和数量指标之后,自然会有人担心如何确保评审真正客观、公正。举例说,针对一些应用型领域,《意见》中提出“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看到这里有人不免会有一些担心,即如何用代表作真正评判一个人的专业水平、能力?所以,在评判标准变革之外,不能忽视的还有评审过程,要强化从政策公开、标准公开到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的职称评审公开制度,构建多元主体综合监管体系。 在深化职称评审改革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全面、健康的人才评价制度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仅仅依赖某一种体系。进一步讲,职称重要,但同样不能“唯职称”。尤其是对于一些基层、一线的专业人员来说,不但要重视同行、专业人士的评价,还应该参考其工作对象的评价,特别是医生、中小学教师等,病人、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更不能忽视。此外,涉及经济利益方面,应该弱化工资、补贴、福利等与职称的联系,强化其与业务水平、口碑的关联,从而才能激励人们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现自身价值。 子长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