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伟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这是继国务院推出《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后,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东北振兴与“三大战略”对接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促进跨区域合作的创新举措,对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的合力具有重要意义。堪称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大手笔,体现了对我省转型发展、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重视与支持,将为我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新的重大机遇。目前看来,至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释放黑龙江与广东合作的巨大潜能:
一、加大体制机制对口合作力度,
释放我省简政放权、改善环境的巨大潜能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曾经创造了享誉全国、蜚声世界的“广东速度”,造就了自1989年起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连续28年占居第一位的发展奇迹。2016年广东省不仅已成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0强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金融实力最强的省份,且在今年有望实现与俄罗斯经济总量持平,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省与广东结成对口合作关系,有利于我省全面学习借鉴广东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经验,通过在重要领域、关键岗位互派干部挂职任职,进一步加大我省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释放我省地方国企和央企发展的巨大潜能;通过与广东省在打造法制型、服务型和效率型政府方面对指标、找差距,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努力构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政府,释放构建全国一流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巨大潜能。我省就有望扭转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的被动局面,有望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热土。
二、加大现代农业对口合作力度,
释放我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巨大潜能
广东不是农业资源大省,其耕地面积不及我省的1/4,但其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值得我省借鉴。2016年,广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成效明显。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扩大,组建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政策性涉农保险品种达18个。特别是2016年耕地面积仅为4600万亩的广东省农业实现增加值3781亿元,高于我省1100亿元以上;广东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3万元,也高于我省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学习借鉴广东省农业发展经验,我省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收入还有望大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省与广东农业互补性很强,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出省,每年调出粮食800亿斤左右;而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入省(粮食自给率不足40%),年调入粮食400亿斤以上。可见我省与广东粮食对口供销合作、绿色有机食品产销合作潜力巨大。通过对口为广东等发达省市提供高端绿色有机食品,并逐步由“全国粮仓”向“全国厨房”、“广东厨房”转型,我省完全可与广东形成粮食供需合作、畜牧产销合作、食品产业合作等全面战略合作格局,进而带动我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步伐。
三、加大实体经济对口合作力度,
释放我省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巨大潜能
广东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领跑者,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3.4万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8%;第三产业增加值4.1万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三次产业结构为4.7:43.2:52.1。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8817亿元,增长11.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万亿元,增长9.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万亿元,增长10.4%。反观我省,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短板过大,弱而不忧,不仅占GDP比重不及30%,堪称全国工业化步伐最慢的省份之一,且工业内部结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先进制造业比重偏小,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成为掣肘我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我省抓住与广东对口合作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学习借鉴广东省实体经济发展经验,在具有我省资源优势、且有广东比较优势的食品、家具和石化三大领域发力,大作“油头化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文章,通过联合建设产业园区,承接广东相关产业转移,努力做大我省食品、家具和石化、装备制造产业是完全可能的。
四、加大科技创新对口合作力度,
释放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
广东省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000家、总量超过1.9万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突破2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接近1万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接近四成。反观我省,科技人力资源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上游,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却位居全国下游,亟待加大与广东对口合作,借助广东高新技术产业领先全国的规模优势,通过两省共建中俄、中以、中白等高科技产业园区,哈深对口合作共同打造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园等,在机器人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石墨烯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通过引进广东企业进入我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通过借鉴广东政府与企业联合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我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大幅增加。尤其是国家批准哈尔滨与深圳对口合作,更是将为哈尔滨发挥科技人力资源全国领先优势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国领先优势提供了巨大机遇,哈深对口合作必将首先在科技创新领域产生乘数效应,助推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五、加大对外经贸对口合作力度,
释放我省南联北开、外向转型的巨大潜能
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2016年进出口总额达6.3万亿元,其中出口3.95万亿元,占全国的28.5%。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比达71%。一般贸易占比达43.4%,超过加工贸易比重。外贸综合服务、旅游购物出口、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服务进出口增长15.4%,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3.8%。这些数据表明,广东经济不仅外向度全国领先(高达79%),且出口比重大,贸易创新多。反观我省,2016年进出口总额(1100多亿元)仅为广东的1/600,经济外向度(7.3%)只有广东的1/9。我省与广东对口合作,通过南联北开,利用我省铁路、航空横跨俄罗斯、直达欧洲的大通道优势,联合开拓俄罗斯、东北亚乃至欧洲市场,必将带动更多广东外向型企业投资我省,促进我省外向型经济长足发展,进而助推我省补长外向型经济短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六、加大生态旅游对口合作力度,
释放我省生态旅游、跨境旅游的巨大潜能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旅游大省,201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15万亿元,相当于我省(1600亿元)的7倍;旅游外汇收入190亿美元,相当于我省(4亿美元左右)的47倍。旅游成为广东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我省旅游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发展旅游产业南北对口合作,联合开发全国一流的富集旅游资源,构建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旅游产业联合体,对于向广东、全国乃至世界推介黑龙江省独有的中国北极——漠河、中国东极——抚远“两极奇观”,推介哈尔滨世界音乐之城、多元文化之城和建筑艺术之城等“三大名片”,推介我省冬季冰雪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春季活力世界等“四个世界”,推介大冰雪、大森林、大湖泊、大界江、大火山、大湿地、大油田、大耕地等“八大特色”,必将助推我省旅游资源大省跻身全国旅游强省行列。
(作者系省政府参事、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