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宇本报记者刘亿服 一组数据见证了佳木斯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过去五年,佳木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3%。 在不久前召开的佳木斯市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要以务实的精神补短板,以创新的思维促改革,坚持“五个工作导向”,实施“四大升级工程”,推进“五项建设任务”,并作为佳木斯新一轮发展的精神动力。一幅幅美好蓝图展现在佳木斯百姓的面前:通过五年奋斗,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增进民生福祉,决胜全面小康。 佳木斯正以昂扬的斗志,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目标既定,佳木斯正振奋精神迈开通向美好未来的坚实步伐。 更进一步 决胜小康 在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的发展前景。 过去五年,佳木斯敏锐把握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着力补齐有效投资不足的短板,累计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988个,完成投资1353.5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6倍,其中产业项目783个,完成投资1039.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9倍,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开工率位居全省第一位,建成率和投产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高质量的经济,是城市运转的强大动力,也是塑造现代城市的“基建工程”。 政策机遇、市场机遇、改革开放机遇、科技创新机遇,四大机遇给了佳木斯发展的空间。农业资源优势、中心城市优势、工业基础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对俄开放优势,五大优势给了佳木斯发展的保障。 未来五年,佳木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结构优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的产业基础更为坚实。 面对百姓“更进一步”的期许,在谋划“十三五”发展时,佳木斯市委强调,要坚定不移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持续贯彻落实对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建设决策部署,以赶超的勇气谋发展,以务实的精神补短板,以创新的思维促改革,坚持“五个工作导向”,实施“四大升级工程”,推进“五项建设任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增进民生福祉,为决胜全面小康昂首前进。“ 佳木斯将继续围绕“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在产业结构上“调”新活力,激发全面振兴新动能。 2016年,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从“寒冬”走进春天里。企业紧跟改革节奏,顺势调整,自主研发新产品抢滩主打市场,从160马力到180马力的动力升级形成了势不可挡的优势竞争力。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领先技术获国家专利17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5项。利用防爆电机技术国内领先的优势,创新为企业装上加速发展的“主引擎”。 挖掘“原字号”,壮大“新字号”,佳木斯泉林纸业项目打开了以秸秆为经纬的循环经济大门。总投资25亿元,年处理秸秆60万吨,年产20万吨秸秆本色浆、20万吨本色生活用纸、30万吨黄腐酸有机肥一期项目已全部达产。未来,三期工程全面投产,可吃干榨净佳木斯及周边300公里范围内的900万吨秸秆。小秸秆将成为撬动循环经济的有力支点。 2017年,佳木斯市计划开复工产业项目900项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截至目前,已有108项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可在年内开复工建设,比去年全年增加9项,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60.9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2项。 佳木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机遇,按照“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龙江丝路带”中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重要板块和节点。 同江铁路大桥未来与哈佳快速铁路衔接,佳木斯市将成为同时拥有对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通道的城市,俄远东地区和我省东北部地区交通将“无缝连接”,成为“龙江丝路带”中重要的一部分。 哈佳快速铁路将直接拉近哈尔滨至佳木斯及其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从六七个小时缩短至2.5小时以内,佳木斯成为我省“一轴两环一边”铁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未来的发展,佳木斯信心十足,步履坚定。 更高一层 百姓幸福 站在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 统计显示,过去五年,佳木斯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21.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4%。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预计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415元和13913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9254元和4882元。 “衣食住行”,“住”占了重要的分量,是民生为先的基本要求。佳木斯大力推进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病有所医,共享优质医疗,也是佳木斯向民生项目倾斜的一种体现。在全省率先实行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报,5家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审核,新建改建村卫生室405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看病难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食在佳木斯,“平安佳木斯”建设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加强,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社会安定有序。 义务教育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整合撤并151所学校,新建和改造校舍178所,全部取消农村学校小火炉供暖,教育发展更加公平均衡。 未来五年,佳木斯将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十三五”,佳木斯志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突出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确保到2019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同时,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积极支持赫哲族群众率先奔小康。 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百姓腰包更鼓。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新创业要素保障,构建创业生态,建设符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向、覆盖城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着力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完善学前教育配套政策,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民办教育特色化发展,立足区域产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创建国家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扎实推进“平安佳木斯”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更深一步 绿色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 绿色这个代表勃勃生机、令人向往的美好词语,是佳木斯奋进的底色,也是佳木斯发展的潜力所在。 当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冰天雪地、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同时,佳木斯积极推进生态市细胞工程建设,即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取得可喜成绩。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生态县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8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334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百姓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急迫愿望。 在同江,八岔村利用自己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风情,引导和支持群众发展种植、养殖、旅游、餐饮和鱼皮手工艺术加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以旅游民俗文化产业为引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型边陲风情赫哲小镇,用民族旅游拉动、用特色产业带动,这是八岔村乃至全乡今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佳木斯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步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松花江干流佳木斯江段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到18.26%以上,让这里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佳木斯将走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山川秀美的生态家园。 推进滨水园林城市建设,实施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善城市水网和景观体系,提升美化绿化亮化品位和层次,形成山水呼应、连续开放、惠及百姓的绿色生态景观体系,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提高环境质量。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有序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倡导建立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素质。 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让佳木斯找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 佳木斯的未来之路高度契合百姓的关切——对生态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这颗不变的初心,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广阔。 更快一步 传承优秀 在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将坚定不移建设精神文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五年来,佳木斯始终强化政治担当,从严管党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在思想、作风、党性上集中“补钙”“加油”,政治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张丽莉、高庆国、姜驰、盛春德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未来五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法治佳木斯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我市抗联文化、东北小延安文化、知青文化、赫哲民族文化及俄罗斯风情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市民归属感和自豪感。 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守住佳木斯文脉。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治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研发、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加快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与互联网、旅游、教育、时尚等多领域融合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省东北部文化产业高地。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省十二届党代会的召开一定会为佳木斯发展赢得全新机遇。佳木斯再一次站到了一个历史新起点,惟有勇立潮头、再谋新篇,才能获得成功。 新起点蕴藏广阔无限的新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抢抓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机遇,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放眼未来,一个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佳木斯,已然清晰可见。 江畔城区一角。 赵营摄 佳木斯冬景。 张双林摄 佳木斯天和纺织有限公司纺纱车间。 隋凤琴摄 常发佳联农机总装线。 丁兆勇摄 佳木斯向阳区九洲社区新型文化阵地。本报记者邱成摄 四季通关的口岸优势。 王立峰摄 富锦象屿金谷打造世界级智能“大粮仓”。 本报记者王振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