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曲静 俄罗斯、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老挝、缅甸、越南、伊朗、土耳其、埃及、马尔代夫……置身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洽会展馆,仿佛进入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这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为惹眼,共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参会,参展的就有23个。 “境外参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出现井喷式增长,体现了国家政策带来的红利,并为黑龙江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多机会。”省贸促会会长鄂忠齐说。 觅商机续写新丝绸之路故事 “敖德萨——上海1871商会这个名字还与古丝绸之路有关联呢。”在A厅乌克兰展位,伴随乌克兰敖德萨——上海1871商会会长波利斯·沃洛申科夫的讲述,仿佛穿越回200年前:1871年2月,一艘商船从敖德萨港出发,穿过黑海,进入印度洋,最后到达中国上海港,然后沿长江逆流而上抵达汉口。同年8月,该船装载中国茶叶返回敖德萨港。1871年,敖德萨——上海航线的开通,被认为是中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从此,俄罗斯商船不间断往返于敖德萨和上海之间。 “将近二百年后,中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倡议,这将给我们带来新的贸易机会与发展机会,因此我们组建了旨在促进中乌经济共同发展的‘敖德萨——上海1871’商会,就是希望续写新的丝绸之路故事。”波利斯·沃洛申科夫告诉记者,敖德萨是一个海港城市,在乌克兰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地理位置,都相当于中国的上海。此前,他早就听说过哈洽会,这次一看,真是震撼,有这么多国家都来参加,这里不但能寻找到与中国的商业合作机会,还能以此为桥梁,找到与第三国的合作机会。他们商会此次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学习中俄博览会的办会经验,将来也能办中乌博览会,架起中乌之间的合作桥梁。 承接“一带一路”释放的红利,越来越多商界人士“嗅”到中俄博览会和哈洽会的商机,截至14日开馆前一日的统计,共有7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商会、社团组织和企业参展参会,注册专业客商13909人。 中小企业成最紧密联结纽带 伊朗的地毯、马来西亚的咖啡、尼泊尔的羊毛制品、埃及的手工制品、缅甸的玉器……走进展馆A厅,仿佛进入了一个国际大市场。尼泊尔西藏之家有限公司已经是第三次来参会了,参展人员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每次都有新的订单,而通过现场试卖,还让他们直接接触到中国的消费者,了解需求与喜好。 如同千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将各国特色产品带到展会现场的,大多数是各国的中小企业。最靠近市场与需求前沿的他们成了“一带一路”最活跃的市场基因,也成为“一带一路”红利的最先期受益者。 开幕首日,由省贸促会等部门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工商对话会”,将“合作、共享、发展——以激活中小企业合作为目标”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亚美尼亚、马来西亚、蒙古国等国商协会及企业共同展开对话交流。“一带一路”工商协会联盟秘书长熊梦认为,“一带一路”的蓬勃发展和持久繁荣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和紧密合作。中小企业是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在规模、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却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与开拓创新的生力军,具备创新性与时效性强、灵活性与决策效率高、合作成本与门槛低等独特优势。这些特点让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独具优势,并成为“一带一路”最紧密的联结纽带。 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同声传译的难度太高了,需要翻译的更多是金融、法律、商务运作的语汇——开幕两天来,各大论坛、对接会、洽谈会都传来这一信息。其背后传递出的则是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的信号。 商协会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更深层次合作的助推器。从下飞机开始,中欧国际工商协会会长陈功伟一行就开始了紧密的行程,参加中俄博览会和哈洽会活动、到哈尔滨开发区考察、与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协会落实合作意向、与俄罗斯海产公司敲定大湾区市场合作方案……可谓收获满满。陈功伟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建设为各国企业带来诸多商机,但由于单个企业未必能捕捉到这些信号,而商协会,尤其是华商协会就可以起到让企业抱团发展的重要作用。几天来的密集会晤、洽谈,就是以协会为纽带为会员企业寻觅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北地区深层次合作的切入点。 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智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本届博览会,共有22家中俄智库到会。14日,第四届中俄经济合作与“一带一盟”对接高层智库论坛就已先声夺人。来自中国、俄罗斯与其他欧亚经济联盟等国近百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围绕中俄经济合作,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并提出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各国媒体架设起的交流桥梁成为盛会的另一道风景。本届博览会,共有今日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俄罗斯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100名记者到会,这些国外记者与中国媒体一道,记录精彩博览会的同时,更传播着“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最美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