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而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贫困地区大多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等、靠、要”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文化扶贫旨在从文化和精神层面给贫困地区予以扶持,转变他们消极落后的传统观念,培养提升力。文化扶贫是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和根本,对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塑造淳朴文明乡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提升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关心公共事务,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涵养现代文明素质。要培养农民主动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文明理性的参与行为,重塑乡村社会关系,共同致力于乡村的善治之道。 二、推动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发展农村定向职业教育,树立以“脱贫能力为核心、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同时,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挖掘技能脱贫典型,引导贫困人口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拓展认知视野,树立脱贫决心。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合省“乡村文艺人才十百千培训工程”以及“送欢乐下基层”“文化下乡”等活动,定期选派各门类艺术家、志愿者,对农村文化人才、文化爱好者及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支教和帮扶,开展“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扶贫基地”活动等。 三、实施文化生态旅游。“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实施特色民族村镇和古村镇保护工程,形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村镇。发展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健身旅游和红色旅游,形成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和增收的支柱产业。深入挖掘“金源文化”“满族文化”“边疆文化”“东北抗联文化”“北大荒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精神,打造富有龙江风格、龙江气派和乡土风韵的文化旅游系列产品。打造高端旅游文化品牌。将传统文化与浓厚的地方特色相结合,围绕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精心打造融民族艺术欣赏和乡村生活于一体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提升“农家乐”文化档次,使人们在体验质朴鲜活的乡村文化同时,也给贫困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剪纸、鱼皮画制作、麦秸剪贴、桦树皮制作等非遗项目,以其文化的多样性、异质性和独特性,使其具有极高的文化、科研、观赏和体验价值。政府要广泛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其中,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加强对非遗项目的技艺培训,确保非遗项目良性发展与传承。要在延伸文化产业链上下功夫,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高端旅游文化产品,把民间艺术特色魅力转化为脱贫攻坚的经济发展实力。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衔接,让人们过上一种延续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