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农闲时边聊天边纺麻绳。
□孙建涛 妈妈在她八十多岁的人生中,那拨弄锤儿一直陪伴她大半辈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尼龙绳与化纤绳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传统麻绳的替代品。同时,各式各样的布鞋、胶鞋、人造革鞋和皮鞋,也纷纷登上了市场。不知用了几百辈子的拨弄锤儿,也跟着销声匿迹了 早些年,妈妈有个拨弄锤儿,是用牛蹄子上边那节短骨做的。那节骨头能有六七寸长,两头粗中间细,呈一面扁一面圆的“X”形,在中间钻了一个小孔,安上合适的小木钩、小竹钩或铁丝钩,就成了庄户人家的纺绳用具——拨弄锤儿。 当用拨弄锤儿纺绳时,还要先把麻批捋成一圈圈均匀的麻捻,堆放在一起,以备纺绳时使用。 拨弄锤儿两头的粗骨头相当于配重,把捋成的麻捻缠绕在钩上,用左手提起来,再用右手使劲一拨拉,借助其旋转功能,就会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给麻捻上劲纺成麻经。然后将两股麻经,再合成粗细不同的绱鞋绳和纳底绳。但拨弄锤儿不能纺太粗的麻绳,只能纺较细的麻绳,不论是坐在炕上还是站在地上,均可进行操作。因为它的形状和分量与锤子有些相似,所以村里的乡亲们都管它叫“拨弄锤儿”。究竟这名称叫得对不对,人们只顾使用,无暇关注它的“身世”和历史。 妈妈的拨弄锤儿,从我记事时就有,不知用了多少年,不但磨得锃亮,而且原本是白花花的牛骨头,却被磨得有些发红。拨弄锤儿既实用又普通,是可以简易制作的家庭生活用具,不光我家有,家家都离不开它。但这个物件不全是用牛骨头做的,还有用沉实的木头做的,其样式与原理基本相同。 那时,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穿住行多半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供销社除供应一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外,很少供应衣服和鞋,当时只有被人们称为“胶皮乌拉”(棉胶鞋)和“胶皮水袜”的“解放鞋”,虽然这些鞋的价线不算昂贵,可是那时的农村生活很艰难,穿的衣服和鞋,都是依照“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的节俭习惯过日子,农民家中没有余钱很少购买。无论大人孩子脚上穿的鞋,多是靠自家手工做的布鞋。做鞋帮和鞋底的用料,除了鞋面用一块新布之外,其余的用料,全是从穿坏的破衣服上,一块块拆下来洗干净的旧布料,将其平铺在桌面或面板上,用糨糊一层一层地粘起来,打成一张张薄厚适中的袼褙,按照鞋样子裁成鞋帮和鞋底。鞋帮用一层袼褙粘上鞋里和鞋面,鞋底要栽出三五张,每张都要镶好边,然后叠粘在一起,再用纳底绳和纳底锥子,一针挨着一针地纳成如同木板一样平整厚实的鞋底子。最后用绱鞋绳将鞋帮上到底子上,就做成了一双双既美观又实用的布鞋。 那年月,女人们做鞋要付出很大的辛苦,并需要多日才能完成。妈妈在做鞋时,不仅贪黑起早,而且手上常被勒出暗红色的血印子,所以人们对此特别珍惜。有的人宁肯在泥泞的雨天光着脚丫子下地干活,也舍不得穿鞋。我小时候,曾多年穿过妈妈做的布鞋,因妈妈做的鞋有时跟不上脚长,穿上后挤脚,不敢迈步,必须先让脚小的人撑松后才能穿上。像这样的事常有发生,所以有些人因穿小鞋,造成了大脚趾外翻的畸形。 用拨弄锤儿纺绳的主要原料是线麻。线麻是农村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麻批可以纺绳、麻秆可以引火、麻籽可以熬油,线麻还可作为农副产品进行交易换钱。在那些年月里,线麻是农户和生产队不可或缺的农作物。农户种在自家的地头地脑,生产队里成片种植。不过生产队不光种线麻,有时还种青麻。青麻与线麻不同,各有其用。青麻棵粗秆壮,纺出的麻绳韧性和拉力不强,只能编“马套包子”和做一些其他辅助用绳。而线麻棵细秆直,长有五六尺高,纺出的麻绳既结实又抗拉,生产队里的牛马套、绞车用的大绳和马笼头等生产用绳,及家庭用绳都用的是线麻绳。不论青麻还是线麻,在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一番沤制的过程。一到农历八九月,农村就开始割麻、沤麻,将割下来的麻捆成小捆,用土或石头压在水泡子里进行沤制,大约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发酵时间,将活性有机成分腐蚀掉,只剩下麻秆和纤维外皮。在起麻时,北方的天气已经转凉,社员赤身下水起麻,先要掫上几口白洒热身御寒,然后把起出的麻摊在平地上进行晾晒,干透后再捆成捆以备扒麻。 到了冬季农闲时节,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的在家扒麻。一手拿着麻秆,一手扒着麻批,从根到梢边扒边撅,把一绺绺麻批从麻秆上剥下来,扎成把以备纺绳。剩下又白又脆的麻秆断成尺把长,将一头劈碎在火盆里点着,然后进行反复摇晃或用嘴吹风,那红红的火星就会燃起火苗,插进灶坑里引火烧水做饭,代替火柴使用。 妈妈在她八十多岁的人生中,那拨弄锤儿一直陪伴她大半辈子,直到进入老年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尼龙绳与化纤绳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传统麻绳的替代品。同时,各式各样的布鞋、胶鞋、人造革鞋和皮鞋,也纷纷登上了市场,从此农村一改往日的景象,大人孩子都开始买鞋穿了,再也没人贪黑起早地做鞋了。那传统的绿色麻绳及线麻、青麻竟悄然地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几乎绝迹了。随之而来的不知用了几百辈子的拨弄锤儿,也跟着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