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月 他,1925年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一生经历了东北大地被日本侵略者统治的悲惨苦难,解放战争的硝烟战火,土地改革的艰苦探索,改革开放的历程……他是小说《暴风骤雨》里郭全海的原型,他叫郭长兴,今年93周岁。 1946年9月,元宝镇迎来了著名作家周立波,他参与并领导了当地土地改革运动,是当时的区委副书记。 郭孩子家里很穷,到了冬天,连过冬棉衣都没有一件。周立波就把自己那件短黄布面、皮毛里的大衣脱下来,送给郭孩子。不到一年时间,郭孩子先后担任了儿童团长、武装委员兼锄奸委员、农会副主任、农会主任。1946年10月初的一天,根据他在土改斗争中的表现,由周立波介绍,在草窠地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里的郭全海取自生活中的郭长兴,又不同于他,郭孩子认为,小说里的郭全海是他的榜样,他也要像郭全海那样,一心朴实地为劳苦哥们服务,不愧于党组织对他的栽培和教育,不愧于周区委对他的要求和期望。 1948年1月,他被调到区委做农会主任,3月份被送到省委党校学习半年,1949年被送到呼兰工农干校学习4年。正是在党组织的精心栽培下,郭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成为农村工作的栋梁之材。 郭孩子就这么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遭受过误解,遇到过不公平,但他从来不向组织提出额外要求,他经常和子女说,我们现在的生活不知道要比旧社会好多少倍,没有共产党哪有我郭孩子,哪有你们的今天? 1986年8月20日,郭长兴退休了。 郭长兴的家庭很困难,没有积蓄。大女儿郭春燕是他的骄傲,她14岁考到松花江地区滑雪班,后来到省滑雪队,曾在1976年获得第三届全运会接力冠军,退役后分到哈市一所学校做财务工作。而其他的几个孩子在他退休时正赶上企业不景气,全部下岗,老伴岁数大了,临时工也干不成了,家里一下子陷入窘境。 有人劝他找老领导和老同志,把孩子安排几个。老郭摇摇头,不能给组织添乱,周立波早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道理给我讲得明明白白,我郭孩子相信党,相信党的政策,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要自食其力。他决定走出一条自救的道路。 老郭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把准备带领全家共同创业的想法说了出来,孩子们纷纷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能吃闲饭,叫我们干啥我们保证干好。思想统一了,下一步就是研究创业的项目了。 有一天,老郭去五金商店买东西,遇到一位老邻居在给车买螺丝和几个小件,邻居抱怨说他一连跑了几个商店都没有,只好去省城哈尔滨买了,可这本来就值四五元钱的东西,到哈尔滨去买来回就得四五十元钱。老郭心里一动,他有了主意。 第二天,他搭车来到了哈尔滨的大女儿家,在和亲家喝酒时谈到了家里的困难,一大帮人没活干,想开个五金商店,既能挣点儿钱养家糊口,也给国家减轻负担。亲家二话没说,马上表示不但要帮助解决一部分前期需要的资金,而且可以把他们家当作办商店的驻哈办事处,有什么事来一个电话就行。老亲家还给他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哈尔滨标准件三厂的螺丝螺母商店负责人毕厂长。 毕厂长一听说是《暴风骤雨》里的郭孩子要领着子女创业,钦佩之余表示全力支持,没有钱进货可以先赊着,孩子们不懂业务他免费给予培训。 满载而归的老郭回家了。他在县医院南侧看好个破旧的三间草房,人家答应可以租一半,月租金150元。老郭拿不出钱,对方说郭孩子开店我放心,你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给我。 万事俱备,老郭把家里人兵分两路,大儿子领几个人修整店铺,安装货架子,小儿子和两个女儿去哈尔滨接受培训。半个月后,实习的孩子们带着赊的货回来了,店铺也修缮差不多了,老郭带着孩子们的螺丝螺母商店于1987年7月8日正式对外营业。 老郭不懂经商之道,但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销理念,那就是童叟无欺,薄利多销,不卖假货,不管做什么做多大,不能给“郭孩子”丢脸,不能给党抹黑。他的商店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视利如薄纸,下联是:但愿你满意,横批:为人民服务。 由于老郭诚信守义,很多老百姓都专门到他的商店买东西,钱不够了就先拿着,差个块八毛就不要了,没有货就预订,不贪求利润进假货次货,服务周到热情,而且他们经常调查市场,做到心中有数进货,口碑越来越好,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不到半年就脱贫了,全家人没有了牢骚,没有了苦恼,一个心思搞经营。 富了起来的郭家人不忘本照样节俭,每天中午饭一直都是白菜土豆,隔三岔五做顿豆腐白菜就算改善生活了。开店八年后,大儿子自己开了一家螺丝螺母店,1999年小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店铺,这个店铺已经是郭家的第四个店铺了。 从解放前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后的发家致富,老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不等不靠,带领全家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按时交税纳税,堂堂正正地走上了一条致富的光明大道。 现在,93周岁的郭长兴仍然头脑清醒,思维清晰,除了身体有风湿病外,能吃能睡。虽然老伴在2008年去世了,他缺少了贤内助,但他依然在家族企业把舵,他说我要积极锻炼,让身体越来越好,争取实现“郭孩子螺丝螺母有限公司”的宏伟蓝图。 作为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他是中国农民的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下有追求、有抱负的农村干部缩影,他们从最贫瘠的土地走来,他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