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不讲需求,而是讲有效需求与新需求。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潜在的消费提升空间为创造新供给提供了有利条件,关键是新供给要与新需求匹配对接,才能转化为新动能。应进一步培育智能家电、绿色农产品、新一代信息服务、高品质健康休闲服务等消费新需求。
王战:《着力形成新供给与新需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叠加,有力塑造并释放巨大的政治优势,辅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及基于此的自我革新意识,构成了中国经济的独特魅力。
周人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奥秘》
■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和科技创新合作,仍需解决若干深层次问题。主要包括: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程度有待提高;统筹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科技、外交、经贸等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参与国际科技创新议题磋商的人才储备不足;政府间外交、公共外交与民间交流需要加强沟通协调;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国际合作能力有待提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公共服务及专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万劲波:《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
■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是指任何一个单一金融机构的倒闭风险或者单一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是基于全局视角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风险。第二,随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增强,任何一个微小的金融风险都可能通过金融体系的复杂网络对其他机构或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像“蝴蝶效应”。第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金融风险会从一个机构、市场或金融系统向另一个传播,引发系统性的市场震荡,从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乃至实体经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以系统性策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要从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看待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远意义,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旨,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民生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依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统一于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长期实践中,统一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进道路上。
颜晓峰《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本报记者贾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