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本报记者徐佳倩 在省农业科学院见到刘娣时,她正在翻看资料为下午的会议做着笔记。作为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我国地方猪科技领域、猪遗传育种与养殖领域的知名专家,她倾注34载年华,创建并带领一支本领过硬的科研团队将民猪肉端上了百姓餐桌。她的一系列科技成果为揭示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创立民猪保种育种和生产技术体系作出了贡献,同时带动民猪产业振兴,助推我国地方猪产业发展,为降低对国外猪种依存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攻民猪科技拯救濒危猪种资源 民猪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猪种,它的肉质坚实,口感细腻纯香,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生产猪种,但同时存在肥肉多、出栏慢等缺点,被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大量引进的“洋”猪逐渐代替。 “这就导致我国东北民猪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到了濒危、需要保种的境地。”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刘娣带领团队把地方猪保种育种和养殖技术,特别是民猪科技工作作为了主攻方向。 然而,没有民猪资源何谈民猪研究?于是她决定亲自去找还可能存在乡村中的民猪,建立民猪群体。 经过近6年时间的搜寻、筛选、鉴定,克服重重困难,她和团队成员的脚步遍布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偏远地区。2006年,刘娣团队终于建立了可供深入研究实验的民猪群体。经过长期科技攻关,到2017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填补了民猪研究领域多项空白,首次获得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和图谱,明确了民猪起源进化,在民猪抗寒、抗病、耐粗饲和高繁殖性能及其遗传机制上做了系统性深入性探索研究,她和团队还凭借“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研究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她还获得了全省首届“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以市场为导向杂交育“商品猪” 刘娣不满足于自己的研究仅限于对地方猪资源保护和特性研究上。她还要推进民猪等地方猪由保种状态进行到可产业化生产养殖、商品化的发展状态,从而带动地方猪产业发展。 “因为纯种民猪的数量很少,而且也存在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时间长等缺点,我就想到利用民猪进行杂交育种,既要保证肉质鲜美,又要保证快速出栏,来赢得产业和市场的青睐。但是要进行杂交育种的组合非常多,难度很大。” 面对这样的困难,刘娣创新思路,提出“按需培育、扬长避短、分子育种结合常规育种”资源利用理念,经过大量的杂交组合配合力测定之后,筛选出“巴民”“民巴松”的优秀杂交组合,建立了能够迅速推进生产利用的巴克夏X民猪、民猪X巴克夏猪X松辽黑猪组合模式。如此,新杂交出的“商品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肉质好且生长速度快,出栏时间比纯种民猪缩短了2个月,肌间脂肪达3.3%以上,瘦肉率由48%提高到55%。同时为了能让民猪规模化生产,刘娣带领团队还对民猪的饲养、饲料、疫病和养殖模式等进行系统研究及技术集成,成功打造民猪规模化生产技术体系。 技术成熟,杂交模式过关,接下来就实行科企合作,让民猪正式走进市场。 探索农牧循环产业技术 伊春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曾引进国外猪种散养在林子中,但没过多久就出现病情,大量死亡。于是他们带着病死猪体找到刘娣寻求帮助。“在查明原因后我们又对他们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同时提供了适合林下养殖的巴民杂交组合模式,就这样他们养上了民猪,到现在已经合作7年了。”说到这里,刘娣十分欣慰。 随着一家又一家企业的合作加入,目前刘娣团队帮助企业建立了1个黑龙江省民猪(黑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2家民猪科技示范基地,为300多家企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10家民猪场5年出栏200多万头商品猪,新增销售额20多亿元,民猪资源从保种状态到商品猪在东北市场占有率达3%,与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创立了“巴民”等6大著名商标品牌,成功助推我国民猪产业的发展。 经过30年的创新努力,刘娣从民猪养殖模式出发,探索了现代农业发展上针对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所需要的重点关键技术,帮助我省很多农业市(县)、企业和合作社做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