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曼琪本报记者刘亿服
作为我省东部地区唯一一家省级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迅速完成了中心建设任务,并根据疫情发展精准施策,采取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专家下沉等方式,积极发挥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作用,最大限度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按照“四集中”原则,佳木斯大学选址附属第一医院老门诊改造为救治区域中心,将整楼4层全部清空进行封闭式管理。从2月10日起,集中力量昼夜不停地进行病区施工改造,在5天内完成了改造施工、设备调配等工作。该区域中心病区面积达990平方米,科学打造了三区三通道,并加装过滤风机实现病区空气时时定向流动,避免局部高浓度病毒聚集。在集中调配原重症监护室设备及全院呼吸机、心电监测等相关设备的基础上,区域中心自行紧急购置了经鼻高流量吸氧机及紫外线循环消毒机等相关设备,现可随时接收重症患者。
在人员配备方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救治区域中心选派了两个梯队133名医护人员,集结重症、感染、呼吸等学科的中青年骨干力量,目前25名医生、108名护士已全部培训完毕,可随时开展工作。同时,佳木斯大学还将学校国际会议中心定为医护人员换岗隔离休息区,专门配备了转运通勤客车,为医护人员换岗隔离及休息做足后勤准备。
救治区域中心建成以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据我省东部地区疫情实际情况,一方面与省级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及时沟通联系,随时远程会诊。另一方面,医院充分发挥区域中心作用,积极服务周边地区,开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专家下沉,为省级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输送了由10名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重症护理医疗队,负责群力院区一病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选派由省级专家带队的危重症救治团队,下沉到佳木斯市传染病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及双鸭山、红兴隆、富锦、桦南会诊,形成了巡诊制度;与鹤岗市保持紧密联系,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尽最大努力避免轻型、普通型患者转为重型及危重型,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防线。